近代,赤死病在欧洲大流行,导致男性人口锐减。
即使帝国主义时代从殖民地掠夺资源,欧洲的男性人口比例在全世界依然特别低。各国平均下来,男性人口大约是女性的1:40。
世界大战后,由于各种技术发达,年轻人的死亡率降低,寿命也跟着延长。
再加上人工授精这项划时代的发明,总人口逐渐恢复。
然而,人口恢复到顶点后,为了解决今后预估会发生的少子化问题,从1970年代开始,政府断然进行剧烈的改革。
改革的一环,就是在地中海的几个岛屿设立男性优待区,从全世界招揽男性来度假。
造访优待区的男性除了旅费以外,住宿、饮食、娱乐等所有费用全免。
为了保护男性安全,岛的周围以及内部的警备当然跟军事基地一样森严。
相反的,女性——职员当然不用说——即使是观光客,也必须是年龄、容貌、经历等条件都通过严格筛选,竞争率超过行情两倍以上的女性。
岛内的男女比例随时维持在1:5~8,治安良好,男性甚至可以单独走在特定区域。
也因为如此,许多男女在男性优待区不只谈过短暂的恋爱,甚至结为连理。
根据西欧某国的调查,曾经在男性优待区生活过的男性,和没有在男性优待区生活过的男性相比,生儿育女的比例高出两倍左右。
浮在地中海上的意大利最南端岛屿?兰佩杜萨岛也是其中之一。
◇ ◆ ◇ ◆ ◇ ◆
刚从巴塞罗那的高中毕业的母亲,应征兰佩杜萨岛餐厅的工作人员,顺利地被录取。
她在那里遇见身为日本观光客的父亲,两人坠入爱河。
而且运气很好的是,父亲并非只在岛上逗留的期间玩玩,而是认真地想和母亲交往……不对,是在岛上度过一个月之后,就打算迎娶母亲为妻。
比母亲大十岁的父亲已经有四位妻子,所以母亲是第五位,但母亲说她完全不在意。
因为和男人发生关系,还能被迎娶为妻,这件事本身就已经非常幸运了。
母亲和父亲一起回到日本,正式结婚。
一年后,我——玛蒂娜出生了。
顺带一提,母亲有五个同父异母的姐姐,但没有哥哥。
虽然比欧洲好一点,但日本的男女比例也逐渐变成1:30左右,所以没什么机会遇到男性。
即使如此,因为我是么女,所以受到许多疼爱,非常幸福。
在这个男性极端稀少的世界。
过去似乎也有过许多年轻女性围绕着男性,榨取精液,借由生小孩来维持人口的时代。
不过进入二十世纪后半,人工授精的技术发达,就算不勉强争夺男性,女性也能只靠自己生小孩。
所以,也有连续两代,甚至三代都是女性家族的例子。
这么一来,当女性家族的女儿到了适婚年龄,即使想谈恋爱、结婚,也会因为对男性没有免疫力,而不知道该怎么应对。
有时会采取强硬手段,以痴女或强暴犯的罪名被问罪。
即使过了二十岁,依然没有男性经验。能靠人工授精生小孩还算好的。
也有因为经济因素或身体上的理由,无法生育而逐渐年老的女性。
这就是近年来成为问题的女性家族的负面循环。
相反地,有父亲或兄弟的女生,因为从小就亲近异性,所以对男性比较从容,也比较能自然地与男性相处,容易与男性结合。
虽然我确实有许多优势,但或许我也是处于那种状况。
虽然能进入男女合校的高中,当然也是因为我努力的成果。
不过,随着身高长高,胸部也像果实逐渐成熟般成长,让我很伤脑筋。
在同龄女生中特别显眼,肩膀很酸,运动时也会晃得我好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