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灾后的第五年春天
“这次幸亏有你帮忙运送石块,围墙才能这么快修好,村里的人也能稍微睡个安稳觉了。”长门村的老村长满脸感激。
“我们能换点食物,彼此帮忙。”苏恒钢用衣襟擦了擦脸上的汗,客气说道。
长门村在杏湖林区的另一边,别看和我们的住处只有一天的脚程,这么多年根本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一方面是因为陨灾前就不归一个镇子管理,另一方面彼此都住得太偏僻。
我们到长门村也纯属偶然,前两天苏恒钢和我在林区打猎,因为跟踪一只野猪,往林区深处走得远了些,才发现这个村竟然在陨灾中幸存下来。
长门村在陨灾前都没脱贫,主要是条件太艰苦。
整个村子没有水,每次都得到六十米深的天坑地下河取水。
而且这里土地贫瘠,只能种些玉米勉强糊口。
陨灾之后玉米也没了,但村子本来就不靠这些粮食为主食。
家家有个小仓库,专门用来囤积国家扶贫分发到村子的粮食。
长门村穷,还因为村子坐落在大山之中,山路行走艰难。
很长一段时间,就只有一条土路通往最近的镇子。
这条路连摩托车是走不通,最常用的是自行车。
而且即使是自行车,三分之一的路都得抗在肩上。
后来终于有了一条能通车的路,几乎只有一个用途:将长门村种的蘑菇运到镇子上贩卖。
而这条路,在接二连三的暴雨后,也被冲得面目全非。
所有陨灾之前阻碍长门村富裕的缺点,都成为陨灾之后免于天灾人祸的护身符。
长门村旁边有个巨大的天然洞穴,温度湿度常年稳定,成为最佳的菌类植物养殖场。
十多年来,村民一直靠这项扶贫项目勉强有点儿收入。
有了洞穴的保护,即使陨灾将自然环境破坏殆尽,但地下河几乎没有受到污染的影响,这些菌菇也还能一茬一茬生长。
最关键的,菌菇做成干菜后,可以常温保存而且放不坏。
吃的时候用水泡泡,还特别有营养。
这些菌菇,加上早些年囤积的粮食,成为长门村主要食物来源。
由于缺少化肥,洞穴里的菌类每年都在减产。
然而,即使吃喝不愁,挡不住村民一年比一年人口减少。
摔跤绊倒会死人,头痛脑热会死人、哪怕一个伤风感冒,都有可能丢了性命。
生命仍然是脆弱的,如今这一村还剩四十二口人,平平安安活到现在,不能不说是奇迹。
长门村的村民对我们的防备心没有好奇心强,我们应该是陨灾后,他们见到的少数几个外人。
村里人甚至连蝗匪都没见过,所以没有第一时间把我们轰走。
苏恒钢主动将打死的野猪拖给他们后,村里人对我们的态度更是好感大增。
据他们说,村子里有几个青壮年早些年到林区打猎,什么没猎到不说,还一连丢了好多村民的性命。
他们从此认为即使肉食再稀罕也不值得,所以再没有踏足林区。
陨灾前村子里的人口就在减少,而且大多都是中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