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在这里,由李杰这样的项目负责人进行最终的统合、组装、调试。
极大地加速了技术实践的能力。
而且。。。。。。这种以国家力量强行推动基础科学研究的面目,根本不可能引起鹰酱的警惕。
谁会去阻止另一个国家研磨一片精度更高的镜片?
谁会干涉另一个国家制造一台稳定性更强的机床?
没有!
这恰恰是最高明,最无法防御的战略欺骗!
。。。。。。
半个月后,351厂的总调度室。
这个房间不对外公开,却是整个庞大计划的心脏。
一面墙壁上,挂着一张网络节点图。
最中心,一个红色方块标注着351余,从它这里,辐射出数百条不同颜色的线条。
每一条线都连接着一个代表科研院所或生产单位的节点。
而现在,其中数十个节点已经被黄色的标记覆盖,代表攻关任务正在进行。
黄旭总师站在图前,刚刚接完了第十七个汇报电话。
他放下话筒,拿起一支粉笔,走到图前,在滨海431厂大型构件分段合拢的节点旁边,重重画下了一个鲜红的对勾。
巨浪号,也是全国工业极限动员的一大战役!
接着他转过身,走向房间另一侧的十几排铁皮文件柜。
这里的每一个柜子都有专门的标签。
【九轴联动加工中心-材料及算法支持】
【主动式相控阵消声瓦-基材配方数据】
【砷化镓晶圆-877所早期数据模型】
哈罗德所能看到的那些零散的情报,在这里都汇集成了可以触摸到的实体档案。
一捆捆写满数据的报告,一张张结构复杂的图纸,一瓶瓶标注着奇怪化学符号的试剂样品,甚至还有被烧毁的芯片残骸。。。。。。所有的成果,无论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会被送到这里归档。
这些档案互不相关,彼此独立。
材料是材料,机械是机械,微电子是微电子。
但唯有在这个调度室里,黄旭的眼中,这些孤立的技术点才被一条无形的线彻底串联起来!
他从【九轴联动加工中心】的文件柜里抽出一份文件夹,上面画着一个外形极其诡异的螺旋桨叶片,每一个曲面都违反直觉。
“长征号的泵喷推进器转子。。。。。。没有曹建他们厂搞出来的那台怪物机床,单靠老办法,二十年也加工不出这么一个合格叶片。”
他的目光又移动到【主动式相控阵消声瓦】上。
“潜艇外壳全覆盖,数万个单元模块,必须有独立的微型传感器和驱动器。这个耗电量和算力,传统硅基芯片顶不住。。。。。。驱动芯片必须得靠李杰他们一百纳米生产线上的砷化镓。。。。。。”
而李杰的那台一百纳米光刻机,它的镜片和工件台技术,又恰好是全浮筏减震平台小型化的前提!
终极静音,终极声呐。
深海刺客长征号的两大天堑。
所有人都以为余总师是在强行提升整个国家的工业地基。
是的,没错。
他确实在这样做。
但这块地基,并不仅仅是为了盖一栋四平八稳的民用大楼。
在这块以整个国家工业体系为代价打造的超级地基上,余总的目标自始至终,都只有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