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二房三房的担忧,即便是卓夫人自己也有些惆怅。
孩子更说,以后晚饭不用太麻烦,他跟弟弟们一起随便吃点即可。
这孩子,不会是要带着弟弟们玩吧?
这么想着,卓夫人下意识走到则修院外,正好碰到四弟妹,还有五弟跟五弟的妾室,那妾室正是纪小五纪风的生母。
担心孩子们读书的,不止卓夫人啊。
此时的则修院内,纪霆确实没有看书,而是听弟弟们讲他们的学习方法。
三四月的天气已经有些炎热,书房窗户大开,里面的孩子们正在说话。
小四小五,包括家中两个妹妹,以前都在家学读书。
带他们启蒙学习的,自然是之前的贾夫子。
那贾夫子人品堪忧,不过学问是有的,都是最正统的读书法子。
主要小五纪风跟哥哥讲解。
“三哥哥必然知道四书分为大学,论语
,孟子,中庸四本。”
秀才考试,基本只考这四本。
所以这也是博学馆四书堂的学习内容,更是此次私塾大比的必考科目。
毕竟参加私塾大比的学生,都是没有功名的童生。
其中大学,中庸两本,都出自五经之一《礼记》的篇章。
由前人韩愈单独从礼记里引用,作为精读科目,之后又有大家编纂,成为如今的四书。
巧的是,这两本所读的顺序,正好一前一末。
“四书必先学大学,依次为论语,孟子,中庸。”
简单来说,《大学》学的是根基,《论语》为根本,《孟子》养浩然气,《中庸》总结道德哲学。
小四小五一边说一边补充。
但说起这些,他们其实也一知半解,只是把夫子说的话,照葫芦画瓢而已。
毕竟他们五岁启蒙,先读蒙学,后学音韵训诂。
到了十岁开始读四书,今年十三,也只是通读四本而已。
通读的意思就是,现在只能把四本书读顺了,至于其中的意思,大多都懵懵懂懂。
这也是,若都读明白了,那就该考秀才了。
要说水平高低,小五应在小四之上。
纪霆肯定垫底。
现在弄清楚四书是什么,就要开始读了。
小四小五准备去写夫子今日布置的课业。
纪霆则翻开崭新的《大学》,至少通读一遍。
可他直接把书合上,又问道:“那学到什么程度呢。”
此话一出,小四小五没什么反应,则修院外面的几位家长着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