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刁奴欺主,或者热茶烫手。。。。。。”她刚说完烫手,手上就感受到沉甸甸的热,卫臻被吓得缩着手低呼出声。
燕策忙伸手托住了被她甩开的物件儿。
卫臻低头瞧,原来是个手炉,被他托在掌心,就在她膝盖旁。
手确实发凉,知道是给自己准备的,卫臻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来,“你不准笑。”
燕策靠在一旁,嗓音含混:“我没笑。”
这马车明明很宽敞,但他坐在一旁,卫臻就觉得哪哪儿都窄了点。
听见燕策的语调,她恼羞成怒般抬头瞪了他一眼:“你嘴巴是翘着的。”
“我天生就这模样儿。”
卫臻懒得继续搭理他不着调的话,手炉有些大,她自己捧着坠手,干脆把手炉放在腿上,嘟囔着:
“这手炉好大,只能在车里用用。”
燕策跟着低头看,她两个手覆在上面刚好盖住,“下回让人备个小一些的。”
**
燕明远返程很低调,只让卫臻与燕策去送他,其余众人留在莲心堂里略坐了会儿,闲聊几句也陆续散了。
四太太仍坐在玫瑰椅上喝茶,像是还有话要同韦夫人说,一直到人都走尽了她才开口:
“大嫂方才怎么没给新妇训训话,好好敲打敲打,日后才好拿捏。”
四老爷一辈子风流不着调,前前后后纳了好几房妾室。四太太多年都忙着在后院打擂台,自认把几个妾室还有儿媳都收拾得服服帖帖的,最爱撺掇这类事。
韦夫人端着茶盏,不疾不徐地喝了一口,这才道:“我敲打她做什么。”
“这卫氏当初可是跟咱们家二郎有过婚约的。”
听见人提起自己已逝的儿子,韦夫人把手中茶盏搁在桌上,不轻不重的一声,
“只是婚约,二郎不在了,卫家女儿自然该另择良姻,没有因为这个就苛责人的道理。”
“自是能嫁人,可她也不知她使了什么手段,偏生嫁给六郎,大嫂该借着这由头给她立立规矩。”
“六郎心高性傲,他若是不愿,没人能推着走,旁人使手段有何用。”韦夫人是知道燕策的,她这个儿子,做的事必定是他自个儿早就认定了的,否则任凭旁人怎么主动都没用。
四太太点头应是,又道:“可六郎和二郎是亲兄弟,卫氏入门,到底不光彩。”
“有什么不光彩的,卫家嫁女,能嫁别家,自然也能嫁给六郎。”
“话虽这么说,若是传出去让外边的人知道了。。。。。。”
韦夫人已经有些不耐了,理了理袖口,没再接她的话,是时,燕敏从里间走出来道:“婶婶就放心吧,只家里人晓得。只要咱们不往外讲,外人就不会知道,您说呢?”
四太太没想到燕敏还在里间,她被小辈下了面子,面上无光,却也心知肚明燕敏说的话在理。
韦夫人从桌上拿了块果子给女儿,佯装斥责:“大人讲话,小孩子家跟着嚼什么舌头。”
四太太没讨到好,没再提之前的话茬,跟着说了几句好话打圆场,讪讪地回了自己的院子。
燕敏听见四太太提起已故的兄长燕筠,知道母亲定然伤怀,便亲昵地偎着韦夫人,把话题往轻松有趣的闲事上引。
母女闲聊了会子,待到女儿出门了,韦夫人倚在临窗的罗汉榻上,靠着软枕,愣了好一会儿的神。
“给六郎新妇的那对镯子,原是要留着给二郎和六郎的媳妇一人一只的,”韦夫人叹了口气,“阴差阳错的。。。。。。”
郝嬷嬷坐在一旁的小杌子上,就着日光,低头做针线活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