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间厂的厂主人没准也是如此,卖了扈东的破旧老厂,去扈西办新厂,或者买新房。
徐荷叶也不勉强,如果她没有前世记忆,也不知道扈东的发展能那么迅猛。
她笑了笑,对董杏花道:“小姨,要买厂房也不急于这一时,咱们回厂里再商量商量。”
商量一下,如果小姨小舅他们都不愿意,那她就以个人名义去买,买下来做她的私产,将来这间厂房会是她的退路和底气。
董杏花连忙点头:“行行,回去和你小舅舅,还有吕俊他们商量一下。”
十五万,厂里能拿得出来。
但厂毕竟不是徐荷叶一个人的,厂里的钱其他人也有份,如果这十五万打了水漂,其他人未必不会对徐荷叶有意见。
回到工厂,徐荷叶把厂里所有股东都聚集到一起。
“荷叶,这么严肃,有什么事?”董福运哑着嗓子问道。这两天接待的顾客多,一天到晚地说话,说得他嗓子都哑了。
吕俊和黄旺成也都看着她。
“是这样的——今天我和小姨去看厂房了。总共看了两间,第一间离咱们近,厂房、机器,品质都没的说,买下来就能投入使用。
要价四十六万八,这个价格呢,不低,但也不算狮子大开口。我和小姨都觉得可以定下来。但——”徐荷叶简单说了一下看厂时发生的事情,“我们怕厂子埋了雷,如果我们一无所知地把厂盘了下来,回头会炸雷。”
“所以买之前我们要先查一下,看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何老板李姐夫妇卖厂。如果这个问题我们能解决,就把厂买下来。如果我们解决不了,就再等等,看看有没有其他合适的厂卖或者出租。”
徐荷叶说完,董杏花看向董福运:“老幺,你认识的人多,找人帮忙问问情况。”
董福运点了点头:“好,这件事就交给我好了。”
“那第二件事呢?”
徐荷叶:“第二件事还是和厂房有关。第二间厂房在扈东那边,面积比前面这个大,不过厂子有点破旧,需要推翻重建才能投入使用。”
“但是厂主人开价低,十五万,而且我估计还能再还还价,还到十万不成问题。”
董福运:“你想买下来?”
“对。”徐荷叶点头。
“为什么?”说话的是吕俊,“那边地方偏僻不说,厂子还破。你也说了需要推翻重建才能使用。买厂的钱,加上推翻重建的钱,其实未必比买一个正当用的厂房便宜多少。”
徐荷叶道:“我买扈东那间厂房看中的不是厂子,而是厂子所有权里都包含的地皮。”
“小姨小舅,吕叔黄叔,今年四月份高层发布了开发扈东的政策。尽管现在那边还很荒凉原始,但我相信要不了多久,扈东会变得比扈西还要繁华你们信不信?”
“比扈西还繁华?”除了徐荷叶外的几个人都笑了。
“你们不信?”
董福运摇头,有自己的想法:“荷叶,或许国家现在开始重视扈东了,但你要知道每个地方的发展都是需要时间的。你知道咱们扈西这边用了多少年才发展到现在这般模样?”
“差不多一百五十年!”
“扈东那边要发展起来还需要很久呢!”
“这十五万,买咱们扈西这边的厂房要不了多久,就能涨个五万十万的。遇到要用钱的时候,也能很快脱手变现。
可是扈东那边呢?厂房买了就只能闲置在哪儿,想出手也很难遇到合适的买家。”否则那间厂房也不至于放到屋顶都破了也没卖出去。
他现在在学项目管理,不再和之前那样只闷着头听徐荷叶说的做。买扈东的破旧厂房,在董福运看来就是一次风险大、收益未知的投资。
“我明白你们的顾虑。”徐荷叶倒是很高兴小舅有自己的想法,毕竟如果没有前世记忆,她也不敢相信扈东能发展那么快。短短一二十年,就超越了扈西上百年的经营。
扈东的起飞,恰好站在一个风口上。
优越的地理位置,入世带来的发展机遇,国家的扶持和支持,扈东的发展可谓天时地利人和,占尽所有好处。
徐荷叶知道,只要十年,那片地就能给她千万倍的回报。现在十五万就能买下来的工厂,将来一个亿都未必能拿下。
徐荷叶接着看向吕俊和黄旺成:“吕叔,黄叔,你们俩的想法呢?”
吕俊一如既往地支持她,黄旺成投了反对意见。
他和董福运的想法一样,厂子能挣钱,他们现在迫切需要的是换一个能直接投入使用的工厂,招聘更多的工人,扩大生产量。
只要把工厂经营好,一样能挣钱。十五万不是一个小数目,他不想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