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辰星,”王凡大声说到,“你和大家说一说伟大的东方帝国的后期都是怎么灭亡的”。“是的,陛下”。
之后耶律辰星缓缓的望了望各位同僚,后走到了大殿的一个大大的军事地图上,将罗马地图换下收起后,露出了黑黢黢的底板,然后在底板上,用石灰笔写下了两个大字,“土地”,说道:“东方的帝国有5个国家最具有代表性。”
“第一就是秦,秦亡于贵族之乱。秦始皇帝,吞二周亡诸侯,一统华夏。但是没有把东方六国的贵族势力铲除,所以,二世而亡。至于什么李斯赵高,全都是这个错误政策的具体体现,只要六国贵族没有剪除,没有赵高也会有刘高。”
“第二就是大汉,汉亡于世族大家。汉朝末年,各大世族纷纷割据,俨然一个小朝廷,汉室己经是举步维艰了。而这些个所谓的世家豪族,无非也上当年和皇帝一起打天下的穷兄弟,比如曹参的后代曹操,夏侯婴的后代夏侯惇,杨喜的后代杨修,马援的后代马超,还包括刘备,刘表刘璋这些皇室家族都在争权夺利,所以汉朝最后还是灭亡了。”
“第三就是大唐,唐亡于军事割据。伟大的大唐帝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但是由于均田制的破产,实行募兵制,最后被军阀头子朱温灭掉。”
“第西就是大宋,亡于反复无常的政治决策。先和契丹签订盟约,后和金国进攻契丹,被金人偷家,后和大蒙古国签订盟约,进攻金国,再被蒙元吞并。完全不知道为什么制定些后人自己都看不懂的政策。”
“第五就是大元,亡于族群的互相仇视。名义上是各个族权平等却处处压制南人,最后被盐贩,渔夫和乞丐赶回大漠吃沙子去了。”
给众人消化消化刚刚的言论后,接着说道:“但是以上的问题看似没有联系但无一例外都和土地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秦的那些东方六国的贵族拥有巨量的土地,这就是反抗朝廷的物质基础。大汉皇帝的穷兄弟们开始和皇帝都是一条心,但是随着自己后代财富的积累,自己后代和皇帝子孙的关系越来越远,最后子孙都想自己坐一坐龙椅当一回着皇帝,于是大家都在等皇帝下台。谁也不指望这个国家可以好转。反而希望他快速灭亡。唐朝的募兵本质就是均田制没有了,天下没有田地给百姓分配了只能开始募兵。宋朝则是过于发展商业,土地兼并完全就是放任不管。以至于形成三冗问题,使的大宋越来越弱,只能靠着商业和大贵族的效忠,和盟友的支持获得安慰,最后就是大元,族权仇视严重,加上灾害天气,大量人口失去土地,最终土崩瓦解。”
最后做了一个总结性发言“这些所有的问题,罗马帝国都有。不过罗马现在的土地比人口多,帝国在皇帝陛下的英明指导下,正在快速前进,但是帝国的隐患也在日益加重。陛下之前和我说过的推论,我今日也将结论送给各位同僚,世界没有不灭亡的王朝,只有不灭亡的文明。如何把罗马帝国变成罗马文明才是最重要的。”
大殿上鸦雀无声,没有人说话,只有时不时的叹息声回荡在黄金议事宫的上空。
这些事情,王凡是准备让安德洛尼卡西世和弘吉剌皇后处理的。但是现在安德洛尼卡西世己经身故了。曼努埃尔是个智慧不足的皇帝,只靠弘吉剌,实在太为难她了。王凡决定只能自己和大臣们摊牌,把这件事立个章程。为弘吉剌皇后以后施政减少阻力。实现传统王国向传统文明的人为的演化。
当然,王凡也是和耶律明他们哥几个商量过的。政治也是吃身体的,尤其是内阁和参谋司这样烧脑子的机构,年纪越大,政治反应也越慢,岁数大,是有优势,但是经验优势是在东方,因为东方早就形成了一套文明体系。但是在罗马不行,岁数大了只会让行政机构失能。王凡也觉得自己跟不上罗马得变化了,不过王凡生在新时代,长在红旗下,脑子里得先进理念和见识是在座得才俊所难以企及的,但是随着历史的发展,王凡脑子里的那点东西很快就会被这些聪明的古代才俊赶上。等老二身体好了,就要让他和大嫂一起来处理内参会议了。
康佐治站起来,向王凡行了一礼后说道,请陛下训示,老臣一定要晚辈追随陛下。其实康老将军是不用来的,只是他负责追击帖木儿,所以让他也来旁听。王凡见他递出了话头,便先宽慰了康佐治一番,表达了往日的峥嵘岁月。赞扬了老将军铁血卫国的气概后。也就把王凡想了很久的国策,提了出来。王凡心里称他的计划是“通关锁国”的政策。
在王凡得计划中,商业贸易是要继续推动的,但是农业是国家的基石,不能松动,自己不去外面的世界争强斗狠。罗马用几十年,或者100年,200年的时间来把罗马帝国建设成一个罗马文明,像一把锁一样,把罗马的各族同胞,各种思想文化,统一整合成一个和罗马有关联性和西亚地区的人口也有关联性的文化。像是做馒头一样,面儿,水儿,全都攥到一起,成为美味可口健康的食物。通关贸易是罗马文明沟通的桥梁,锁国是创造新罗马的可靠保障。汉学为用,西学为体,再造罗马,屹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