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预料之中,不到吃午饭时间,二宫正辉派遣的人果然到了。
来人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开门见山地询问道:“鄙人小林瑛太受二宫长官委托,特来询问关于昨日二宫长官发出的诚挚邀请,不知道陆老板您是否己经深思熟虑,做出了决定?”
陆伯轩语气淡然地回应:“此事我己考虑周全,烦请小林先生回去转告二宫先生,联谊会当天,我定会准时赴约。”
听到这样的答复,小林瑛太的脸上瞬间绽放出喜悦的光彩,连忙表示:“实在是太好了!感激不尽!到了那天,我们会安排专门的车辆前来迎接陆老板,以确保您的出行便利。”
陆伯轩却轻轻摆手,婉言谢绝道:“专车接送就不必了,我还是自行前往吧,不想给你们增添额外的麻烦。”
见陆伯轩态度坚决,来人也不再强求,礼貌地应承道:“明白,既然陆老板如此安排,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若无其他事宜,我就先行告退。”说完,日本人向陆伯轩深深地鞠了一躬,步伐匆匆地离开了笔墨庄。
陆伯轩望着来人离去,自言自语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
随着弄堂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不断响起,民福里的人们迎来了民国廿八年的除夕之夜。
尽管在这个战乱的年代,市民们的生活过得异常艰难,但过年的气氛依旧带着几分难得的喜庆和温暖。
家家户户的门前都贴上了用红纸书写、黑字点缀的春联,门口高高挂起了象征吉祥如意的大红灯笼。尽管物资匮乏,生活拮据,但人们还是尽力准备了些许年货,为这寒冷的冬日增添了一丝温馨和希望。
孩子们穿着新缝制的翻新棉衣,在狭窄的巷子里欢快地追逐嬉戏,手中不时地燃放着鞭炮,清脆的笑声在空气中回荡,与远处传来的爆竹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除夕夜景象。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年味,让人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欢乐和团聚的温暖。
“汤团来了!”玉凤端上来一大锅热气腾腾的汤团,锅里不仅有黑洋沙馅的,还有豆沙馅的,香气西溢,令人垂涎欲滴。“阿姐,你做的汤团真是太好吃了,要不,我们干脆把家里的笔墨庄改成汤团店算了!”国忠半开玩笑地说道。
“不要瞎说,快吃你的汤团吧!”玉凤笑着嗔怪道,眼中却流露出对家人的关爱和满足。
陆伯轩起身从柜子里拿出一串崭新的鞭炮,交到国忠手中:“吃好饭后,去把鞭炮放了,我们也要驱驱邪。”
国忠穿着电信局的制服,整个人显得格外精神抖擞。他参加的培训班还没有结业,但己经听说自己被内定分配到沪南警局电讯科工作,未来的前景似乎一片光明。
“好的,阿爸!”国忠和国全听到父亲的吩咐,立刻放下手中的碗筷,毫不犹豫地朝门外奔去,仿佛一阵风般迅速。
“慢一点,你们都多大了,还像小孩子一样的!”玉凤站在厨房门口,望着他们急匆匆的背影,忍不住大声喊道。
此时,鞭炮声尚未响起,原本应该是喜庆祥和的除夕夜,然而远处徐家汇方向却突然传来刺耳的警笛声,夹杂着断断续续的枪声,打破了除夕夜的团聚气氛。
陆伯轩听到这突如其来的声音,眉头紧皱,脸色变得凝重,他快步走出店门,来到虹桥路上。
马路上原本热闹喜庆的画面瞬间消失殆尽,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紧张和慌乱。大人们纷纷从各自家中跑出来,急匆匆地将自家孩子拎回去,生怕发生什么意外。民福里的邻居们大多躲进了自家的屋里,关紧门窗,只有几个胆子大的还跑到马路上探头探脑地看热闹。
就在这时,两辆黑色的小汽车沿着虹桥路疾驰而来,车速极快,仿佛有什么紧急任务。在驶过民福里不远处后,这两辆车突然横在马路中央停下,形成了一道路障。车门打开,一群身穿黑衣的人迅速下车,在一个瘦高个的带领下站成一排,他们个个神情严肃,手上都拿着枪,显然是训练有素的武装人员。
除夕夜,原本应该是阖家团圆的时刻,然而虹桥路却被日本特务封锁了,气氛变得异常紧张。
小山东站在一旁,轻声骂道:“该死的日本鬼子,连过年都不让我们太平,真是丧尽天良!”
小皮匠探着头,目光警惕地看向那帮日本人,猜测道:“应该只是设卡检查吧?或许不会有什么大事。”
陆伯轩却摇了摇头,脸色凝重地说:“我看没那么简单,这阵势不像是普通的检查。大家都回去吧,马路上现在不安全,别在这里逗留了。”
话音刚落,两辆军用卡车轰鸣着驶了过来,车上的大灯将虹桥路照得犹如白昼,亮得让人几乎睁不开眼。
几十名日本士兵从卡车上跳下,迅速排成一队,动作整齐划一。驾驶室里跳下一个矮胖的日军军官,他朝虹桥路两旁看了看,短手一挥,下达了命令。顿时,日本兵手持上了刺刀的步枪,像发了疯一样冲进虹桥路两旁的弄堂,踢开紧闭的房门,开始挨家挨户地搜查,场面混乱而恐怖。
“玉凤,东西都藏好了吗?”陆伯轩低声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紧张。
“都藏好了,日本人搜不到的。”玉凤回答道,她的两只手紧紧捏成拳头状,手心里都是汗水,显然内心也十分紧张,但她努力保持镇定,希望能给家人带来一丝安慰。
“我们回家!”陆伯轩转身朝地店里走去
“你们几个,站住!”胖军官操着不怎么流利的中文大声喝住陆伯轩。
陆伯轩站在那里没有转身,他只是将玉凤拉到自己的前面,国忠和国全转过身看着矮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