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行宫偏殿,烛火摇曳。
刘协将手中的密报轻轻放在案上,目光扫过殿内几位心腹大臣。
窗外蝉鸣阵阵,却更衬得殿内寂静非常。
“诸葛亮出山了。”天子的声音平静,却让在场所有人神情一凛。
荀攸率先上前一步,面色凝重如铁:“陛下,此事非同小可。荆州传来消息,刘备三顾茅庐,己请得诸葛孔明出山相助。
‘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这传言在荆襄之地流传己久,如今刘备得此大才,恐非新野一地所能困矣。”
贾诩眯着眼睛,枯瘦的手指轻轻敲着椅背:“诸葛亮确有经天纬地之才,然刘备根基浅薄,新野弹丸之地,钱粮兵马俱缺。其所虑者,乃其联吴抗曹之策。
若孙刘联合,则江南半壁将成铁板一块,于曹操、于陛下,皆非好事。”
刚刚从江东返回的徐庶风尘未褪,接口道:“孙权虽年少,却沉稳有谋,善纳良言。周瑜、张昭等皆一时俊杰。如今诸葛亮出山,若其亲往江东游说,孙刘联合之势,恐难阻挡。”
刘协听着,只觉得一股寒意从脊背升起。
他站起身,踱步至窗前,望着院中那棵老槐树,恍惚间仿佛看见历史长河滚滚向前,赤壁的熊熊烈火己在远方隐隐燃烧。
“来了,终究还是来了。”
刘协低声自语,“孙刘联合抗曹?历史惯性果然强大。曹老板要是被赤壁一把火烧没了,我倒是省事了,但万一孙权刘备做大……也不行啊!这平衡不好搞啊!”
刘协忽然转身:“元首,江东之行,结果如何?”
徐庶拱手上前,衣袖随风微动:“回陛下,孙权虽未明确表态,但其对曹操确深怀戒心。臣依陛下之意,略作引导,其麾下周瑜、鲁肃等人,对联合抗曹颇感兴趣。只是……”
稍作停顿,徐庶继续说道“如今诸葛亮出山,若其亲至江东,说服力远胜于臣。且刘备己经掌握荆州一部分,有刘表之子刘琦在手,于联合亦大有助益。”
殿内一时寂静,只闻烛火噼啪作响。
刘协突然轻笑一声,打破沉默:“曹操不是总怀疑我们与孙刘有勾结吗?那我们就坐实他这个怀疑!”
众人皆是一怔,面面相觑。
贾诩眼中精光一闪,嘴角微微上扬:“陛下的意思是……假勾结,真递刀?”
“正是!”
刘协击掌道,“文和,你想办法,透露一些无关痛痒但看起来像那么回事的‘密信’给曹操的细作,内容就写朕对孙刘联合乐见其成,甚至愿意提供些许‘便利’。”
贾诩抚须微笑:“陛下此计甚妙。曹操生性多疑,必会因此更加确信南方威胁,迫使其将主要精力用于应对孙刘,甚至……提前发动南征。”
“没错!”
刘协目光炯炯,“曹操与孙刘打得越凶,我们的机会就越大!这就叫驱虎吞狼,坐山观虎斗!”
荀攸沉吟片刻,道:“陛下此计虽妙,但若曹操南征大胜,吞并江东荆州,届时携大胜之威回师,我等处境岂不更加危险?”
刘协微微一笑,忽然问了个看似不相干的问题:“公达可知,为何猎人入山,总要带两条猎犬?”
不等荀攸回答,他自顾自说道:
“因为一条猎犬可能追不上猎物,也可能被猎物反杀。但两条猎犬同时追逐,不但更能追上猎物,还会相互忌惮,最终都得看猎人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