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阳宫内,刘协看着孙刘的回信和礼单,放声大笑。
“陛下因何发笑?”荀攸问道。
“朕笑那孙仲谋、刘玄德,也算一世英雄,却不得不陪朕演这出忠君爱国的大戏!”
刘协站起身,走到殿门,望着宫外开始复苏生机的街市,声音沉静下来,
“他们不来,更好。这半年,我们吞并冀青,梳理内政,才是实实在在的根基。”
接着,刘协指向远处冒起炊烟的民居:“文若,公达,文和,元首,记住,打天下靠刀剑,坐天下靠的是民心。
传令下去,新占之州郡,减免赋税一年,推行并州的屯田制,让百姓能喘口气,能吃上饭。”
“朕要这北方的天,”
刘协缓缓握紧拳头,目光坚定,“是朗朗乾坤,是百姓能安居乐业的天!唯有如此,将来朕挥师南下时,身后才是铁打的江山,而不是一团散沙!”
几位谋臣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振奋与认同,齐齐躬身:
“陛下圣明!”
……
建安八年,春寒料峭,但邺城皇宫却是一片火热。
鎏金铜柱映着熊熊燃烧的火把,蟠龙纹的地毯从殿门一路铺到九阶玉陛之下。
披甲执锐的武士自宫门一首排列至大殿两侧,铁甲寒光与殿内烛火交相辉映。
“陛下驾到!”
宦官尖利的唱喏声中,刘协身着玄黑十二章纹冕服,头垂十二旒白玉珠,稳步登上丹陛。
玉珠轻响声中,他转身面向满朝文武。
“吾皇万岁!”
殿下众人齐刷刷跪拜下去,甲胄碰撞之声铿然。
吕布的金冠在人群中格外耀眼,赵云的白袍银甲凛然生威,徐晃的巨斧顿地有声,魏延昂首挺胸,张辽与高顺并肩而立。
这些当世虎将,此刻都臣服在汉家天子的脚下。
文臣队列中,贾诩垂眸不语,荀攸面带微笑,徐庶目光如炬,陈宫捻须沉思,新投的程昱则谨慎地站在末尾。
就连远在并州的蔡琰,也派人送来了文渊阁校勘的《农政要术》初稿。
竹简整整装了三年,内侍抬上来时,还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刘协抬手:“众卿平身。”
他的目光扫过殿内各地太守、豪强代表,以及匈奴、乌桓等部落首领。
这些昔日桀骜不驯的边地枭雄,此刻都匍匐在地,不敢仰视。
“知道朕为什么喜欢站在这里吗?”
刘协突然开口,声音在偌大的殿宇中回荡,“因为从这里看下去,最能看清人心。”
贾诩微微抬眼,又迅速垂下。
朝会结束后,刘协单独召见了核心谋士。
偏殿内,炭火噼啪作响,墙上悬挂的巨幅羊皮地图几乎覆盖了整个墙面。
“诸位,如今形势,可谓一片大好。”
刘协背对众人,望着地图上插满旗帜的北方,“但也危机西伏。曹操虽败,根基未动。孙刘虽盟,各怀心思。我军虽拓地千里,然新附之地,人心未稳。”
接着,刘协转过身来:“下一步,该如何走?”
徐庶率先开口:“陛下,当务之急是巩固新政。并州、冀州等地历经战乱,百姓流离失所。臣建议减免赋税,鼓励耕织,使民得以休养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