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二年,也就是公元前208年。
冬天十月,泗川郡的监官平带着军队,把沛公刘邦围困在丰邑。刘邦带兵出城迎战,打败了秦军,然后让雍齿驻守丰邑。到了十一月,刘邦又带兵前往薛县。泗川郡守壮在薛县被刘邦打得大败,逃到戚县的时候,被刘邦的左司马杀死了。
另一边,周章带领起义军退出函谷关,在曹阳驻扎下来。可是才过了两个多月,章邯就追上来把他打败了。周章只好继续逃到渑池,又过了十多天,章邯再次发动攻击,周章的军队被打得很惨。最后周章没有办法,自杀了,他的军队也彻底瓦解。
当时吴叔带兵包围了荥阳,秦朝的三川郡守李由坚守荥阳,吴叔一首没能攻下来。楚国的将军田臧等人商量说:“周章的军队己经被打败了,秦军很快就会杀到。我们一首攻不下荥阳,等秦军来了,肯定会吃大亏。不如留少量兵力继续围住荥阳,我们带着精锐部队去迎击秦军。现在的假王吴叔太骄傲了,又不懂军事,跟他商量也没用,搞不好还会坏事。”于是他们假传陈王的命令,杀了吴叔,还把他的脑袋送到陈王那里。陈王没办法,只好派人赐给田臧楚国令尹的大印,封他为上将。
田臧留下李归等人继续围攻荥阳,自己带着精锐部队到敖仓迎战秦军。双方一交战,田臧战死,军队也被打散了。章邯接着在荥阳城下攻打李归他们,又把李归等人打败,李归也死了。阳城人邓说在郯县带兵,被章邯的副将打败;铚县人伍逢在许县驻扎,也被章邯打败。这两支军队都溃散了,残兵逃到陈县,陈王一气之下杀了邓说。
秦二世多次责备丞相李斯:“你位居三公,怎么让盗贼闹得这么厉害!”李斯心里害怕,又舍不得自己的高官厚禄,不知道该怎么办,就顺着秦二世的心意写了一封奏书说:“贤明的君主,一定要懂得用严格监督和责罚的办法治理国家。申不害说过,‘统治天下却不能随心所欲,就像是把天下当成了自己的枷锁’,就是因为不懂得监督责罚,反而让自己为百姓操劳,像尧、禹那样,所以才说是枷锁。如果不懂得申不害、韩非子的治国方法,不实行监督责罚,就不能尽情享受天下;要是只知道辛苦自己,为百姓拼命,那是在给百姓当奴仆,哪里算得上尊贵呢!所以贤明的君主能实行监督责罚,独揽大权,这样权力就不会落到臣子手里,还能废除仁义那一套,堵住进谏的嘴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没人敢反对。这样一来,大臣和百姓光是补救自己的过错都来不及,哪里还敢图谋造反!”秦二世看了很高兴,从此监督责罚更加严厉,收税多的被认为是好官,杀人多的被当作忠臣。路上一半都是受刑的人,集市上每天都堆满了尸体,老百姓心里又害怕又盼着能造反。
赵国的李良平定了常山,回来向赵王报告。赵王又派他去攻打太原。李良带兵到了石邑,发现井陉被秦军封锁了,没法前进。这时秦军将领伪造了秦二世的书信,想招降李良。李良拿到信,心里半信半疑,就回邯郸想多要点兵马。还没到邯郸,在路上碰到赵王的姐姐外出喝酒,后面跟着一百多骑兵。李良远远望见,以为是赵王,就跪在路边拜见。赵王的姐姐喝醉了,也不知道他是将军,只派手下的骑兵随便应付了他一下。李良平时地位很高,起身之后,在手下人面前觉得特别丢脸。他的一个手下说:“天下都在反抗秦朝,有本事的人先称王。再说赵王以前地位就不如您,现在一个女人居然不给您下车行礼,干脆杀了她!”李良本来就收到了秦朝的招降信,心里正犹豫要不要反赵,这下一怒之下,派人杀了赵王的姐姐,还带着军队偷袭邯郸。邯郸的人毫无防备,结果赵王和邵骚都被杀了。赵国有不少人是张耳、陈馀的眼线,所以只有他们两个人逃了出来。
陈县人秦嘉、符离人朱鸡石等人起兵造反,在郯县包围了东海郡守。陈王听说后,派武平君畔做将军,去统领郯县一带的军队。可秦嘉不听命令,自己封自己为大司马,不愿意受武平君指挥,还对手下的军官说:“武平君年纪小,不懂军事,别听他的!”接着假传陈王的命令,杀了武平君畔。
秦二世又派长史司马欣、董翳去帮章邯攻打起义军。章邯打败伍逢后,又杀了驻守陈县的楚国柱国房君,接着进攻陈县西边张贺的军队。陈王亲自出城督战,结果张贺战死。
腊月,陈王逃到汝阴,往回走的时候,到了下城父,他的车夫庄贾杀了他,然后向秦军投降。一开始,陈涉称王之后,以前的老朋友都来投奔他。他妻子的父亲也来了,陈王却像招待普通客人一样对待他,只是作了个揖,没有行大礼。妻子的父亲生气地说:“趁着乱世自封王号,还对长辈这么傲慢,肯定长久不了!”说完扭头就走,陈王赶紧跪下道歉,他也不回头。陈王的那些老朋友们进进出出越来越随便,还总是说起陈王以前的一些事情。有人就劝陈王说:“这些客人愚昧无知,净说些不该说的话,会损害您的威严。”陈王就把这些人杀了。其他老朋友一看这情况,都纷纷离开了,从此再也没有人亲近陈王。陈王任命朱防做中正,胡武做司过,专门监督群臣。将领们攻占了地方回来,要是不服从命令,就被抓起来治罪。陈王把苛刻监视当成忠诚,他不喜欢的人,也不交给司法官吏处理,自己就把人治了罪。将领们因为这些原因都不再亲近依附他,这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
陈王以前的近侍将军吕臣组建了苍头军,在新阳起兵,攻打陈县,夺回了陈县,杀了庄贾,又把陈县作为楚国的都城。他们把陈王安葬在砀县,谥号为隐王。
一开始,陈王派铚县人宋留带兵去平定南阳,再进入武关。宋留拿下南阳后,听说陈王死了,南阳又被秦军夺了回去。宋留没办法,只好带着军队投降,秦二世把他五马分尸示众。
魏国的周市带兵攻打丰邑、沛县,还派人劝雍齿投降。雍齿本来就不想跟着刘邦,马上献出丰邑,投降了魏国。刘邦带兵去攻打,没能打下来。
赵国的张耳、陈馀收拢逃散的士兵,又聚集了几万人,去攻打李良。李良被打败,逃回去投奔章邯了。
有人劝张耳、陈馀说:“你们俩都是外地人,想在赵国站稳脚跟不容易。不如立个赵王的后代,打着正义的旗号,这样才能成事。”于是他们找到了赵歇。春天正月,张耳、陈馀立赵歇为赵王,把信都作为都城。
东阳宁君和秦嘉听说陈王的军队失败了,就立景驹为楚王,带兵到方与,准备在定陶城下攻打秦军。他们还派公孙庆出使齐国,想和齐国联手一起进攻。齐王说:“陈王战败,生死不明,楚国怎么能不请示就擅自立王!”公孙庆反驳说:“齐国不请示楚国就立了王,楚国为什么要请示齐国才能立王!再说楚国最先起义,应当号令天下。”结果齐王田儋一气之下杀了公孙庆。
秦朝的左、右校尉又带兵攻打陈县,夺回了陈县。吕将军只好逃走,一路上收拢残兵,重新聚集起来。在路上他碰到了番县的盗贼黥布,两人合兵一处,在青波打败了秦朝的左、右校尉,又把陈县夺了回来。
黥布是六县人,姓英。他因为犯法被脸上刺字,然后被送到骊山做苦役。骊山有几十万刑徒,黥布和那些头目、豪杰们关系很好,后来他就带着一帮人逃到江里当起了强盗。番阳县令吴芮在江湖上很有威望,被人们称为番君。黥布去投奔他,当时黥布己经有几千人马了。吴芮把女儿嫁给了他,还让他带着军队去攻打秦军。
楚王景驹在留县,沛公刘邦就去投奔他。张良这时也聚集了一百多个年轻人,本来想去投奔景驹,路上遇到了刘邦,就归附了刘邦。刘邦封张良为厩将。张良多次用《太公兵法》给刘邦出主意,刘邦觉得很好,经常采用他的计策。张良跟别人讲这些,别人都听不懂。张良感叹说:“沛公大概是天赋异禀!”所以就一首跟着刘邦,不再离开。刘邦和张良一起去见景驹,想请景驹派兵攻打丰邑。这时章邯的司马尸二带兵向北平定楚地,血洗了相县,一首打到砀县。东阳宁君和刘邦带兵向西迎战,在萧县西边打了一仗,没打赢,只好退回留县,把残兵收拢起来。二月,他们攻打砀县,三天就打下来了,还收编了砀县的六千士兵,加上原来的队伍,一共有九千人。三月,他们又攻下了下邑。之后再回头攻打丰邑,还是没能打下来。
广陵人召平替陈王去攻打广陵,一首没打下来。他听说陈王战败逃走,章邯的军队马上就要来了,就渡过长江,假传陈王的命令,封项梁为楚上柱国,说:“江东己经平定了,赶紧带兵向西攻打秦军!”项梁于是带着八千江东子弟渡过长江向西进军。他听说陈婴己经攻下了东阳,就派人去,想和陈婴联合起来一起西进。陈婴原本是东阳县的令史,在县里一向老实谨慎,大家都称他为长者。东阳的年轻人杀了县令,聚集了两万人,想拥立陈婴为王。陈婴的母亲对他说:“自从我嫁到你们家,从没听说过你们陈家祖上有过显贵的人。现在突然得到这么大的名声,不吉利。不如去归附别人。要是事情成了,还能封侯;要是失败了,也容易逃跑,不会被人特别注意。”陈婴听了母亲的话,不敢称王,对他的部下说:“项氏世代都是将军,在楚国很有名望。现在要干大事,没有项家人领头可不行。我们依靠名门望族,一定能灭掉秦朝!”大家都听了他的话,把军队交给了项梁。
黥布打败秦军后,带着队伍向东行进。他听说项梁向西渡过淮河,就和蒲将军一起带着自己的军队归附了项梁。这下项梁的人马总共有六七万,驻扎在下邳。
当时,景驹和秦嘉的军队在彭城东边,准备抵抗项梁。项梁对手下将领说:“陈王最先起义,虽然作战失利,下落不明,但秦嘉竟敢背叛陈王,拥立景驹,真是大逆不道!”于是项梁发兵攻打秦嘉,秦嘉的军队战败逃跑。项梁紧追不舍,一首追到胡陵,秦嘉回头迎战。双方激战一天,秦嘉战死,他的军队投降,景驹逃到梁地后也死了。
项梁收编了秦嘉的军队,在胡陵驻扎,正准备向西进军时,章邯的军队到了栗县。项梁派部将朱鸡石、馀樊君去迎战。结果馀樊君战死,朱鸡石战败,逃到胡陵。项梁只好带兵进入薛县,杀了朱鸡石以正军法。
这时,沛公刘邦带着一百多骑兵来见项梁。项梁很够意思,拨给刘邦五千士兵和十名五大夫级别的将领。刘邦回去后,带着这些兵攻打丰邑,终于把它打了下来。雍齿没办法,只好逃到魏国去了。
项梁又派项羽单独去攻打襄城。襄城的守军死守,项羽费了好大劲才攻下来。城破之后,他竟然把城里的人全活埋了,回来向项梁报告。
项梁确定陈王己经死了,就把各路将领召集到薛县商量大事,刘邦也去了。有个叫范增的老头,七十岁了,住在居鄛,平时就爱琢磨奇谋妙计。他跑来劝项梁说:“陈胜失败是必然的。当年秦国灭掉六国,楚国最无辜。楚怀王被骗到秦国回不来,楚国人到现在还同情他。所以楚南公说‘楚国哪怕只剩三户人家,灭亡秦国的也一定是楚国’。陈胜率先起义,却不拥立楚王后代,而是自己称王,所以他的势力长不了。您在江东起兵,楚国各地将领都争着归附您,就是因为您家世代为楚国将领,大家觉得您能重新拥立楚王后代。”项梁觉得范增说得有道理,就在民间找到了楚怀王的孙子熊心,当时熊心正在给人放羊。这年夏天六月,项梁拥立熊心为楚怀王,就是为了顺应民心。项梁还封陈婴为上柱国,给他五个县的封地,让他和楚怀王一起在盱眙定都,自己则自称为武信君。
张良也劝项梁说:“您己经拥立了楚王后代,韩国公子里横阳君韩成最贤能,也可以立他为王,这样能多结交盟友。”项梁就派张良去找韩成,立他为韩王,让张良做司徒。张良和韩王带着一千多人向西去攻打韩国旧地,好不容易打下几座城,很快又被秦军夺了回去,他们只能在颍川一带打游击。
章邯打败陈王后,又去临济攻打魏王。魏王派周市出去,向齐国和楚国求救。齐王田儋和楚国将领项它都带兵跟着周市来救魏王。没想到章邯趁夜让士兵嘴里叼着枚(防止出声)发动突袭,在临济城下把齐、楚联军打得大败,还杀了齐王田儋和周市。魏王魏咎为了保护百姓,和秦军约定投降,条件谈好后,自己点火自焚了。他弟弟魏豹逃到楚国,楚怀王给了魏豹几千人马,让他再去收复魏国旧地。齐国的田荣收拢了哥哥田儋的残兵,向东逃到东阿,章邯紧追不舍,把东阿团团围住。齐国人听说齐王田儋死了,就立原来齐王建的弟弟田假为齐王,让田角做丞相,田角的弟弟田间为将军,抵抗各路诸侯。
这年秋天七月,天下大雨下个不停。武信君项梁带兵攻打亢父,听说田荣被围危急,就转而去东阿城下攻打章邯,把章邯打得往西逃跑。田荣则带着自己的人马回齐国去了。项梁独自追击败逃的秦军,同时派项羽和沛公刘邦另外去攻打城阳,城阳被攻下后,他们进行了屠城。楚军接着在濮阳东边驻扎,又和章邯打了一仗,再次获胜。不过章邯很快重整旗鼓,坚守濮阳,还在城周围挖沟引水,形成一道屏障。刘邦和项羽见不好打,就撤兵去攻打定陶。
八月,田荣打跑了齐王田假,田假逃到楚国,田角逃到赵国。田间之前去救赵国,吓得不敢回国了。田荣于是立田儋的儿子田市为齐王,自己做丞相,弟弟田横为将军,逐渐平定了齐国各地。这时候章邯的军队越来越强大,项梁多次派人去通知齐国和赵国,让他们一起出兵攻打章邯。可田荣却说:“楚国杀了田假,赵国杀了田角、田间,我就出兵。”楚、赵两国都不答应,田荣一赌气,说什么也不出兵。
再说朝廷这边,郎中令赵高仗着皇帝的宠信,独断专行,因为私人恩怨杀了不少人。他害怕大臣们上朝奏事时向皇帝告发他,就忽悠秦二世说:“天子尊贵,就在于只让大臣听到声音,不让他们见到真容。陛下您年轻,不可能事事精通。要是在朝堂上处理政务,万一有做得不妥的地方,就会被大臣们看轻,有损陛下的威严。陛下不如在宫里深居简出,由我和熟悉法律的侍中帮您处理事务,有事情再商量对策。这样大臣们不敢奏报疑难问题,天下人都会称赞您是圣明君主。”秦二世听了觉得有道理,就不再上朝接见大臣,整天待在宫里。赵高就趁机把持朝政,所有事情都由他说了算。
赵高听说李斯对自己不满,就去见李斯,假惺惺地说:“关东的盗贼越来越多,皇上却还急着征发百姓,加紧修建阿房宫,收集那些没用的狗马等玩物。我想进谏,可地位太低,这本来是您丞相该做的事,您怎么不劝劝皇上呢?”李斯说:“我早就想劝了,可皇上现在不上朝,整天待在宫里,我想说的话也没法传达,想见他又找不到机会。”赵高说:“您要是真想进谏,我帮您留意皇上有空的时候,通知您。”于是赵高每次趁秦二世正玩得高兴、身边有美女相伴的时候,就派人通知李斯:“皇上现在有空,可以奏事了。”李斯就跑去宫门求见。这样搞了三次,秦二世大怒,说:“我平时空闲时间多的是,丞相不来;我正享受的时候,他就来奏事!丞相这是看不起我,还是故意刁难我?”赵高趁机煽风点火:“当年沙丘之谋,丞相也参与了。现在陛下做了皇帝,丞相的地位却没提高,他心里恐怕是盼着裂土封王呢。而且陛下不问,我还不敢说。丞相的大儿子李由是三川郡守,楚国盗贼陈胜等人都是丞相家乡邻县的人,所以那些盗贼公然经过三川,李由却不肯出击。我听说他们之间有书信往来,只是还没查清楚,所以没敢上报。丞相在外掌权,权力比陛下还大。”秦二世信以为真,想查办李斯,又怕查不清楚,就先派人去调查李由和盗贼勾结的情况。
李斯得知消息后,赶紧上书揭发赵高的罪行:“赵高擅自决定别人的生死祸福,权力和陛下差不多了。以前田常做齐简公的丞相,窃取国君的威望,收买人心,最后杀了齐简公,夺取齐国政权,这是天下人都知道的事。现在赵高心怀不轨,有谋反的迹象,他家的财富就像当年田氏在齐国一样多,而且他贪得无厌,权势快赶上陛下了,野心大得没边,这和当年韩玘做韩安的丞相时的情况一样危险。陛下要是不早做打算,我担心他早晚会叛乱。”秦二世却说:“别胡说!赵高本来就是宦官,却不因为处境安稳就放纵自己,也没在危险时改变忠心,一首洁身自好,靠忠诚得到提拔,靠守信保住职位,我觉得他很贤能。你为什么要怀疑他?我不依靠赵高,还能依靠谁?赵高这人廉洁能干,既了解下面的情况,又能迎合我的心意,你别瞎想了!”秦二世向来宠信赵高,担心李斯杀了他,就私下把李斯的话告诉了赵高。赵高说:“丞相最忌惮的就是我,我要是死了,他就会像田常那样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