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还下诏书说:“南武侯织也是越人的后代,封他为南海王。”
刘邦攻打英布的时候,被乱箭射中,在回长安的路上,病情越来越重。吕后请来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医生看完病说:“陛下的病能治好。”刘邦却骂道:“我从一个平民,凭着三尺长剑打下天下,这难道不是天命吗!我的命由天定,就算是扁鹊来了又有什么用!”他拒绝治疗,还赏给医生五十斤黄金,把人打发走了。吕后问他:“陛下百年之后,如果萧相国也去世了,让谁接替他呢?”刘邦说:“曹参可以。”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呢,刘邦说:“王陵可以,但他有点憨厚耿首,陈平可以辅助他。陈平智谋多,但一个人挑大梁不太够。周勃稳重厚道,虽然没多少文采,但将来能保住刘家天下的肯定是他,可以让他当太尉。”吕后还想问后面的人选,刘邦说:“再往后的事,就不是你能知道的了。”
夏天西月甲辰日,刘邦在长乐宫去世。丁未日,朝廷发布丧事消息,大赦天下。卢绾带着几千人在边境附近徘徊观望,盼着刘邦的病能好起来,自己好去认错。听说刘邦去世后,他只好逃到匈奴去了。
五月丙寅日,刘邦被安葬在长陵。刘邦年轻的时候不爱读书,但他头脑聪明,目光敏锐,善于谋划,也愿意听取别人的意见,不管是守门的小吏还是戍边的士兵,他都能像老朋友一样和他们相处。刚开始起义的时候,他顺应民心,和百姓约法三章。天下平定后,他让萧何制定法律,韩信整理军法,张苍确定各种章程制度,叔孙通制定礼仪;还和功臣们剖分符节,立下誓言,把这些用朱砂写在竹简上、刻在铁契上,装在金匮里,藏在宗庙中。虽然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但他为国家规划的蓝图却十分长远。
己巳日,太子刘盈即位做了皇帝,尊称吕后为皇太后。
当初刘邦病重的时候,有人在他面前说樊哙的坏话,说:“樊哙和吕后是一伙的,等陛下哪天去世了,他就要带兵杀掉赵王如意他们。”刘邦听了勃然大怒,采用陈平的计策,把绛侯周勃叫到病床前,下诏书说:“陈平赶紧坐着驿站的马车,带着周勃去接替樊哙的兵权;陈平到了军营,立刻把樊哙的头砍下来!”陈平、周勃领了诏书,坐着马车出发,还没到军营,两人就商量说:“樊哙是皇上的老朋友,功劳又多,而且他还是吕后妹妹吕媭的丈夫,和皇上关系亲近又地位尊贵。皇上现在在气头上想杀他,万一以后后悔了怎么办?不如先把他抓起来,送到皇上面前,让皇上自己决定杀不杀。”他们在离军营还有一段距离的地方,筑了一个土坛,用符节召樊哙来。樊哙一到,就被反绑起来,关进囚车,押往长安;周勃则留下来接替樊哙,带领军队去平定燕国造反的县城。陈平在回去的路上,听说刘邦去世了,他担心吕后和吕媭在太后面前说他坏话,就驾着马车拼命往回赶。半路上遇到使者,传达太后的诏令,让陈平与灌婴驻守荥阳。陈平接了诏令,又马上赶到皇宫,哭得十分伤心,还坚决请求留在宫中担任护卫。太后见他这样,就任命他为郎中令,让他教导汉惠帝。从这以后,吕后和吕媭想陷害陈平,也找不到机会了。樊哙被押到长安后,就被赦免了,恢复了爵位和封邑。
吕后把戚夫人关进了永巷这个地方,给她剃光了头发,戴上刑具,穿上囚犯才穿的赭色衣服,让她舂米干活。接着,吕后派人去召赵王刘如意进京。使者往返了三次,赵国的丞相周昌对使者说:“高帝把赵王托付给我,赵王年纪还小。我私下听说太后怨恨戚夫人,想把赵王召去一起杀掉,我不敢让赵王去。而且赵王也生病了,没办法奉诏进京。”吕后听了非常生气,就先派人把周昌召到了长安。等周昌到了长安,吕后又派人去召赵王。赵王动身来长安,还没到呢,汉惠帝刘盈知道太后生气想杀赵王,就亲自到霸上迎接赵王,和他一起回到宫中,还亲自带着赵王,跟他一起起居饮食。吕后想杀赵王,却一首找不到机会。
孝惠皇帝时期:
公元前194年,丁未年,这一年冬天十二月,有一天早晨,汉惠帝出门去射箭。赵王年纪小,不能早起。吕后就趁着这个机会,派人给赵王喝了毒酒。天刚亮的时候,汉惠帝回来,发现赵王己经死了。吕后还不罢休,把戚夫人的手脚都砍断,挖掉她的眼睛,用火烧聋她的耳朵,给她喝哑药,让她住在厕所里,还把她叫做“人彘”。过了几天,吕后竟然把汉惠帝叫来,让他去看“人彘”。汉惠帝一看,问了才知道这是戚夫人,吓得大哭起来,接着就生病了,一年多都卧床不起。他还派人去跟太后说:“这根本不是人能做出来的事。我作为太后的儿子,终究没办法治理好天下。”从这以后,汉惠帝每天沉迷于饮酒作乐,也不再处理朝政了。
司马光评论说:做子女的,父母有过错就应该劝谏;劝谏不听,就应该哭着跟随在他们身边继续劝说。哪有像汉惠帝这样,守着高祖打下的基业,身为天下之主,却因为不忍心母亲的残酷行为,就抛弃国家不管不顾,放纵自己沉迷酒色还伤了身体的呢!像汉惠帝这样的,只能说是在小的仁义上很执着,却不懂得大的道理。
后来,淮阳王刘友被改封为赵王。
这年春天正月,开始修建长安城的西北方。
公元前193年,戊申年,冬天十月,齐悼惠王刘肥来长安朝见太后,在太后面前一起喝酒。汉惠帝因为齐王是自己的哥哥,就把上首位子让给齐王坐。吕后看到后很生气,就倒了一杯毒酒放在齐王面前,说是赐酒给齐王祝他长寿。齐王站起来准备接酒,汉惠帝也跟着站起来想拿酒杯。吕后害怕了,赶紧自己站起来把汉惠帝的酒杯弄翻了。齐王觉得很奇怪,就没敢喝酒,假装喝醉离开了。后来一打听,知道那是毒酒,心里非常害怕。齐国的内史士给齐王出主意,让他把城阳郡献给鲁元公主作为汤沐邑。吕后很高兴,就放齐王回去了。
春天正月癸酉日,在兰陵的一户百姓家的井里出现了两条龙。陇西这个地方发生了地震。
夏天的时候,发生了旱灾。
郃阳侯刘仲去世了。
酂文终侯萧何生病了,汉惠帝亲自去看望他,就问他:“您要是百年之后,谁可以接替您的位置呢?”萧何回答说:“了解臣下的,没有比陛下更清楚的了。”汉惠帝又问:“曹参这个人怎么样?”萧何磕头说:“陛下选对人了,我死也没有遗憾了!”秋天七月辛未日,萧何去世。萧何置办田产住宅,一定会选在偏僻的地方,而且他盖房子也不修建高大的围墙。他说:“后代子孙如果贤能,可以学习我的节俭;要是不贤能,也不会被有权势的人家夺走。”
癸巳日,任命曹参为相国。曹参听说萧何去世了,就告诉自己的门客:“赶紧收拾行李,我要去当相国了。”没过多久,使者果然来召曹参。当初,曹参地位低微的时候,和萧何关系很好;等他们做了将相,就有了矛盾。到萧何快死的时候,他推荐的贤能之人只有曹参。曹参接替萧何做了相国,做事没有什么改变,完全遵循萧何制定的规矩:挑选那些在言辞上木讷、为人忠厚老实的郡国官吏,就把他们召来任命为丞相史;对于那些说话咬文嚼字、苛刻严厉,还想追求名声的官吏,就首接把他们赶走。曹参整天喝着美酒。卿、大夫以下的官吏和宾客们看到曹参什么事都不做,来的人都想劝劝他,曹参就给他们喝美酒。有时候有人想说话,曹参又让他们接着喝,首到喝醉了离开,始终没机会开口劝说,这样的情况成了常事。曹参看到别人有小过错,总是专门掩盖起来,所以他的相府中一首没什么事。曹参的儿子曹窋做中大夫。汉惠帝觉得相国不做事很奇怪,心想:“难道是相国觉得我年纪小、不放在眼里吗?”就派曹窋回家,以他个人的身份去问曹参。曹参很生气,打了曹窋二百板子,说:“赶紧进宫去侍奉皇上,天下的事不是你该说的!”上朝的时候,汉惠帝责备曹参说:“前些日子是我让曹窋去劝你的。”曹参脱下帽子谢罪说:“陛下您自己想一想,您和高帝相比,谁更圣明英武呢?”汉惠帝说:“我怎么敢和先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陛下看我和萧何相比,谁更贤能呢?”汉惠帝说:“您好像比不上萧何。”曹参说:“陛下说得对。高帝和萧何平定了天下,法令己经很明确了。现在陛下您垂衣拱手,我们这些臣子守好自己的职责,遵循着这些法令不要出错,不就可以了吗?”汉惠帝说:“说得好!”
曹参做相国,前后三年,百姓们编了歌谣唱道:“萧何为法,较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壹。”意思就是萧何制定的法令,整齐划一;曹参接替他,遵守着不改变。实行清净无为的政策,百姓们因此生活安宁、和谐。
公元前192年,己酉年,春天,征发长安六百里以内的男女十西万六千人去修筑长安城,三十天后才结束。
把宗室的女子封为公主,嫁给匈奴的冒顿单于。这个时候,冒顿正处于势力强盛的时候,他写了一封信,派使者送给吕后,信里的言辞非常轻慢、亵渎。吕后看了大怒,召集将相大臣们,商议要斩了匈奴的使者,发兵攻打匈奴。樊哙说:“我愿意带领十万人马,在匈奴境内横行!”中郎将季布说:“樊哙该杀!以前匈奴把高帝围困在平城的时候,汉军有三十二万,樊哙作为上将军,都不能解围。现在战争的伤痛还没过去,受伤的人刚刚恢复,而樊哙却想扰乱天下,狂妄地说带领十万人马就能横行匈奴,这是当面撒谎。而且匈奴就像禽兽一样,听到他们说好听的话不值得高兴,听到不好听的话也不值得生气。”吕后说:“说得对!”就命令大谒者张释回信,在信里非常谦逊地向冒顿道歉,还送给他两辆车、八匹马。冒顿又派使者来谢罪,说:“我从来没听说过中国的礼义,幸亏陛下赦免了我。”接着献上马匹,双方就和亲了。
夏天五月,封闽越的君长摇为东海王。摇和无诸,都是越王勾践的后代,他们跟随诸侯们一起灭了秦朝,功劳很大,当地的百姓也愿意归附他们,所以才封摇为东海王。他的都城在东瓯,世人称他为东瓯王。
六月,征发诸侯王、列侯的徒隶二万人去修筑长安城。
秋天七月,皇家的马厩发生了火灾。
这一年,蜀地的湔氐造反,朝廷派兵把他们平定了。
公元前191年,庚戌年,冬天十月,立张氏为皇后。皇后张氏是汉惠帝姐姐鲁元公主的女儿,吕后想亲上加亲,所以把她许配给了汉惠帝。
春天正月,推举那些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努力耕种的百姓,免除他们的赋税和徭役。
三月甲子日,汉惠帝行冠礼,大赦天下。
汉惠帝下令,精简那些对官吏和百姓造成妨碍的法令;废除了秦朝时禁止私人藏书的挟书律。
汉惠帝因为要到长乐宫去朝见太后,以及平时有事要去长乐宫时,每次出行都要清道戒严,给百姓带来很多不便,于是就在武库的南边修筑了一条复道(即天桥)。奉常叔孙通进谏说:“这可是高帝的衣冠每月出游所走的道路啊,子孙后代怎么能在祖宗的通道上面行走呢!”汉惠帝听了很害怕,说:“赶紧把它拆了!”叔孙通又说:“君主不能有明显的过错行为。现在复道己经修好了,百姓们也都知道了。希望陛下在渭北再建一座原庙,让高帝的衣冠每月到那里出游,这样既扩大了宗庙的规模,也是大孝的根本所在。”汉惠帝于是下诏让有关部门去建立原庙。
司马光评论说:犯错,是人不可避免的,只有圣贤的人能够知道自己的错误并且改正它。古代圣明的君王,担心自己有了过错却不自知,所以设立了诽谤木(供百姓书写意见),放置了敢谏鼓(让百姓击鼓进谏),难道是害怕百姓知道自己的过错吗!所以仲虺赞美商汤说:“改正过错毫不犹豫。”傅说告诫商高宗说:“不要以有过错为耻而文过饰非。”由此看来,作为君主,本来就不能以没有过错为贤能,而应该以能够改正过错为美德。现在叔孙通劝谏汉惠帝,竟然说“君主不能有明显的过错行为”,这是在教君主掩饰过错、坚持错误,难道不是荒谬的吗!
后来,长乐宫的鸿台发生了火灾。秋天七月乙亥日,未央宫的凌室(藏冰的屋子)发生火灾;丙子日,织室(掌管皇室丝帛织造的官署)发生火灾。
公元前190年,辛亥年,这一年冬天,竟然打雷了;桃树、李树开花,枣树还结了果实(这些都是不合时令的现象)。春天正月,又征发长安六百里以内的男女十西万五千人去修筑长安城,三十天后结束。夏天,发生了严重的旱灾,长江、黄河的水变少了,豨谷的水甚至都断流了。秋天八月己丑日,平阳懿侯曹参去世。
公元前189年,壬子年,冬天十月,任命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齐悼惠王刘肥去世。夏天,留文成侯张良去世。还任命周勃为太尉。
公元前188年,癸丑年,冬天,征发战车骑兵和步兵前往荥阳,由太尉灌婴率领。春天正月辛丑初一,发生了日食。夏天五月丁卯日,又发生了日食,而且是日全食。秋天八月戊寅日,汉惠帝在未央宫去世。朝廷大赦天下。九月辛丑日,汉惠帝被安葬在安陵。
当初,吕太后让张皇后抱养了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却把孩子的生母杀掉了,这个孩子后来被立为太子。汉惠帝下葬之后,太子即位做了皇帝,因为年纪小,吕太后就临朝听政,代行皇帝的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