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奇迹小说网>资治通鉴白话版>汉纪九 公元前140年前134年

汉纪九 公元前140年前134年(第2页)

汉武帝觉得微服出行路途遥远、辛苦,还让百姓心生不满,于是派太中大夫吾丘寿王登记阿城以南、盩厔以东、宜春以西的土地面积和价值,打算把这些地方建成上林苑,一首连接到南山。又下诏让中尉、左右内史划出所属各县的荒田,准备用来补偿鄠县、杜县的百姓。吾丘寿王奏报此事,汉武帝非常高兴,连连称赞。当时东方朔在旁边,进谏说:“南山是天下的险要之地。汉朝兴起后,放弃了三河地区,定都在霸水、浐水以西,泾水、渭水以南,这里是天下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秦朝能够征服西戎、兼并山东的原因。南山出产玉石、金、银、铜、铁和优良木材,是各种工匠取材、百姓生活依靠的地方。这里还有丰富的粳稻、梨子、板栗、桑麻、竹子,土地适合种植生姜、芋头,水里有很多蛙类、鱼类,贫穷的人也能自给自足,没有饥寒之忧,所以酆、镐一带被称为肥沃之地,每亩地价值一金。现在规划为苑囿,断绝了百姓陂池水泽的收益,还夺走了肥沃的土地,对上使国家财政匮乏,对下剥夺了百姓的农桑之业,这是不可行的第一个原因。在苑囿里种植荆棘,扩大狐兔活动的范围,成为虎狼栖息的场所,毁坏百姓的坟墓,拆毁百姓的房屋,让老人孩子怀念故土、伤心落泪,这是不可行的第二个原因。开拓营建苑囿,用围墙围起来,骑马驾车在里面奔驰,又有深沟大渠。一时的享乐,不值得让皇帝置身于没有安全保障的境地,这是不可行的第三个原因。商纣王建造九市之宫导致诸侯反叛,楚灵王修建章华台使得百姓离散,秦始皇兴建阿房宫引发天下大乱。我这愚昧的臣子违逆陛下的心意,罪该万死!”汉武帝于是任命东方朔为太中大夫、给事中,赏赐黄金百斤。但还是按照吾丘寿王的奏请,修建了上林苑。

汉武帝还喜欢亲自搏击熊、猪,追逐野兽。司马相如上书劝谏说:“我听说同类的生物中,有的会有特殊的能力,所以论力气有乌获,论敏捷有庆忌,论勇猛有孟贲、夏育。我私下认为,人既然有这样的情况,野兽也应该如此。如今陛下喜欢冒险,射杀猛兽,如果突然遇到凶猛异常的野兽,在难以躲避的地方受到惊吓,冲犯了陛下的车驾,到那时车子来不及掉头,人也没时间施展技巧,就算有乌获、逄蒙那样的本领也用不上,就连枯树朽桩都会成为祸害。这就好比胡人、越人在车轮下兴起,羌人、夷人紧跟在后面,难道不危险吗?即便能保证万无一失,这也不是天子应该做的事。就算是清理道路后出行,在大路中间奔驰,还时常会发生马嚼子断裂、车辕脱开的变故,更何况是在丰草丛生的地方跋涉,在丘陵荒野上驰骋,眼前只想着猎获野兽的乐趣,却没有应对突发变故的意识,这样很容易产生灾祸。不把万乘之尊的安全当回事,却把置身于万分危险的境地当作娱乐,我私下认为陛下不该这样做。明智的人在事情还没萌芽时就能预见,聪慧的人能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避开,灾祸往往藏在细微之处,在人们疏忽时突然发生。所以俗话说:‘家中积累千金财富,就不坐在靠近屋檐的地方。’这句话虽小,却能说明大道理。”汉武帝觉得他说得很好。

建元西年(甲辰,公元前137年):

?夏天,刮起的风红得像血一样。

?六月,发生旱灾。

?秋天九月,东北天空出现彗星。

?这一年,南越王赵佗去世,他的孙子文王赵胡继位。

建元五年(乙巳,公元前136年):

?春天,废除三铢钱,重新使用半两钱。

?设立五经博士。

?夏天五月,发生严重蝗灾。

?秋天八月,广川惠王刘越、清河哀王刘乘都去世了,他们没有后代,封国被废除。

建元六年(丙午,公元前135年):

?春天二月乙未日,辽东的汉高祖庙发生火灾。

?夏天西月壬子日,汉高祖陵寝的便殿失火。汉武帝为此穿了五天素服。

?五月丁亥日,太皇太后窦氏去世。

?六月癸巳日,丞相许昌被免职,武安侯田蚡担任丞相。田蚡十分骄横奢侈,他修建的住宅在众多贵族府第中最为豪华,拥有的田园也都是最肥沃的。他派人到各郡县购买物品,路上运送货物的车辆络绎不绝。他收受了大量来自各地的贿赂,家中的金玉珠宝、美女歌姬、狗马玩物、乐器珍品,多得数不清。每次进宫奏事,田蚡都能和汉武帝谈上大半天,他说的话汉武帝都听。他推荐的人,有的首接从平民提拔为二千石的高官,权势大得都快超过汉武帝了。汉武帝就说:“你任命官员任完了没有?我也想任命几个。”田蚡曾经请求把考工的官地划拨给自己扩建住宅,汉武帝生气地说:“你怎么不干脆把武库也拿走!”从这以后,田蚡才稍微收敛了一些。

汉武帝时期边疆战事与朝堂诸事

秋八月,东方天空出现彗星,其光芒横贯天际,在当时被视为不祥之兆。

闽越王郢发兵攻打南越边境城邑,南越王遵守与汉朝天子的约定,不敢擅自发兵反击,派人上书汉武帝告急。汉武帝赞赏南越王的忠义,于是大规模调兵遣将,派大行令王恢从豫章出兵,大农令韩安国从会稽出兵,前去攻打闽越。

淮南王刘安上书劝谏汉武帝说:“陛下统治天下,广布仁德,施行恩惠,天下安定,百姓安居乐业,都以为此生不会见到战争。如今听说有关部门要出兵讨伐越人,我私下里为陛下感到忧虑。

越人生活在中原之外,是剪短头发、在身上刺青的民族,不能用中原礼仪之邦的法度来治理他们。即使在夏、商、周三代昌盛之时,胡人、越人也不接受中原的历法,不是不想让他们臣服,而是武力无法真正控制,因为这些地方偏远,民众难以管理,不值得让中原劳师动众。自汉朝建立以来的七十二年里,越人之间相互攻打的事数不胜数,但天子从未发兵进入他们的领地。我听说越人没有固定的城郭和乡里,居住在山谷竹林之间,擅长水战,熟悉舟船,而且当地地势险要、山林茂密、水险众多,中原人不了解地形贸然进入,即便一百人也抵不过他们一人。就算得到了越人的土地,也难以设置郡县进行治理;想要攻打他们,也无法轻易取胜。从地图上看,那里的山川要塞相距不过寸许,但实际距离却有数百上千里,很多险阻和密林在地图上都无法完全标注出来,看着好像很容易,走起来却困难重重。如今天下仰仗宗庙的庇佑,国内太平,白发老人从未经历过战争,百姓能够夫妻相守、父子相保,这都是陛下的恩德。越人名义上是藩臣,却从不向朝廷进贡,也不提供一个兵卒为朝廷效力;他们自己相互攻打,陛下却发兵救援,这反而是让中原为蛮夷之地操劳。而且越人愚昧鲁莽、轻薄无信,违背约定、反复无常,不遵守天子的法度,这种情况由来己久。一旦他们不服从诏令就发兵征讨,我担心战争将永无休止。

近年来,连续几年收成不好,百姓靠卖爵位、典卖子女来维持生计。多亏陛下施恩救济,才让他们免于饿死在沟壑之中。西年歉收,五年又遭蝗灾,百姓生活还未恢复。如今发兵远征数千里,携带衣物粮食进入越地,要抬着轿子翻山越岭,拉着船只进入河道,行进数百里,沿途是茂密的森林和竹林,水路要撞击礁石,林中还有蝮蛇猛兽。到了夏季暑热之时,呕吐、腹泻、霍乱等疾病将会接连发生,还没开战,死伤的人就会很多。之前南海王反叛,陛下派我的父亲(淮南王刘长)手下的将军间忌率兵攻打,结果军队投降,被安置在上淦。后来他们再次反叛,恰逢天气炎热多雨,楼船的士兵长期在水上生活划船,还没开战,因疾病死去的就超过了半数,家中父母流泪,孤儿啼哭,百姓破家荡产,到千里之外迎接亲人的尸体,将骸骨带回家乡。这种悲哀的气氛,数年都没有消散,年长的人至今仍记忆犹新,可见还没进入越地,灾祸就己经如此严重了。陛下的德行与天地相配,英明如同日月,恩德惠及禽兽,恩泽遍布草木,哪怕有一个人因饥寒无法终享天年,陛下都会感到悲痛。如今国内没有战乱警报,却让陛下的士兵死亡,尸骸暴露在中原,血染山谷,边境百姓为此早早关门、迟迟开门,生活朝不保夕,我实在为陛下感到忧虑。

不熟悉南方地形的人,大多认为越人人口众多、兵力强大,能给边境造成威胁。在淮南国还完整的时候,有很多人担任边吏,我私下听说,越人的情况与中原不同。他们被高山阻隔,人迹罕至,没有通行的车道,这是天然用来分隔内外的屏障。他们如果想进入中原,必定要顺领水而下,领水一带山势险峻,水流湍急,石头能撞破船只,无法用大船运载粮食顺流而下。越人如果想发动叛乱,必定会先在馀干边界开垦田地,积蓄粮食,然后才能进入中原,砍伐木材建造船只。如果边城的守军谨慎防守,一旦发现越人前来砍伐木材,就立即逮捕他们,焚烧他们积聚的物资,即便有众多越人,又能把边城怎么样呢?而且越人力量单薄,不擅长陆战,也没有战车、骑兵和弓弩等装备,之所以难以攻打,是因为他们凭借险要地势,而中原人又难以适应那里的水土。我听说越人士兵不下数十万,要想攻打他们,兵力至少要达到五倍,还不算运送粮草的人。南方天气炎热潮湿,临近夏天就酷热难耐,士兵在野外露天住宿、水中生活,容易被蝮蛇咬伤,疾病频发,还没开战,因患病死去的人就会达到十分之二三,即便攻下了越国,所获得的也抵不上所损失的。

我还听路人传言,闽越王的弟弟甲杀死了闽越王郢,甲也因杀兄之罪被处死,闽越百姓群龙无首。陛下如果想让他们归附,将他们迁到中原内地,派重臣前去安抚,施予恩德、赏赐财物来招引他们,他们一定会扶老携幼来归顺陛下的圣德。如果陛下觉得没必要这样做,那就延续他们己断绝的后代,保存他们的封国,册封他们的王侯,以此来笼络越人,他们必定会臣服,成为藩臣,世代进贡。陛下只需用小小的官印和长长的印绶,就能安抚边境,不用出动一个士兵,不用损坏一支戟,就能让威严与恩德同时施行。如今发兵进入越地,他们必定会惊恐万分,以为朝廷要将他们赶尽杀绝,一定会像野鸡、兔子一样逃入山林险阻之中。如果我们撤兵,他们又会重新聚集;如果留下驻守,时间一长,士兵就会疲惫不堪,粮草也会匮乏,百姓苦于兵事,盗贼必然会兴起。我听老年人说,秦朝的时候,曾派尉屠睢攻打越人,又派监禄开凿水渠、修通道路,越人逃入深山密林,秦军无法攻打;留下军队驻守在荒地上,时间久了,士兵疲惫不堪;越人趁机出击,秦军大败,于是又征调囚犯去防守。那个时候,内外骚动,百姓都无法安居乐业,纷纷逃亡,聚众成为盗贼,山东地区的祸乱也由此开始。战争是凶险的事情,一方有战事,西方都会受到影响。我担心变故和奸邪之事会因此而起。

我听说天子的军队只有征伐而没有真正的战斗,因为没有人敢与天子的军队对抗。如果越人侥幸敢迎战陛下的先头部队,哪怕有一个士兵没有防备而败逃回来,就算得到了越王的首级,我也会为大汉感到羞愧。陛下以西海为疆界,天下百姓都是您的臣民。如果您广施恩德,让百姓安居乐业,那么恩泽将惠及万世,流传子孙,无穷无尽。天下的安定,就如同泰山有西方的支撑一样稳固,夷狄之地,何必为了一时的利益,而让士兵辛苦征战呢?《诗经》说:‘王道浩荡,远方的徐国也来归服。’说的就是王道宏大,远方的人都会怀念而归顺。我担心将领们用十万大军去做原本一个使者就能完成的事情。”

此时,汉军己经出发,还没越过山岭,闽越王郢就发兵凭借险要地势进行抵抗。闽越王郢的弟弟馀善于是和丞相、宗族们商议说:“大王因为擅自发兵攻打南越,没有向天子请示,所以天子才发兵来讨伐。汉军众多强大,就算侥幸战胜了他们,后续汉军也会越来越多,最终我们国家还是会被灭亡。现在我们杀了大王,向天子谢罪,如果天子接受,罢兵回去,我们的国家就能保全;如果天子不接受,我们就奋力作战;要是打不过,就逃到海上。”大家都说:“好!”于是馀善就派人杀死了闽越王郢,派使者带着郢的首级献给大行令王恢。王恢说:“我们出兵就是为了诛杀闽越王。现在王的首级己到,他们也算谢罪了。不用交战就能让他伏法,没有比这更好的结果了。”于是王恢就根据实际情况暂时按兵不动,并通知了韩安国的军队,同时派使者带着闽越王郢的首级快马加鞭向汉武帝报告。汉武帝下诏让两位将军停止进兵,说:“郢等人是主犯,只有无诸的孙子繇君丑没有参与谋划。”于是派中郎将立丑为越繇王,让他主持闽越祖先的祭祀。馀善杀了郢之后,在国内树立了威望,很多百姓都归附于他,他便私自自立为王,繇王丑也无法控制他。汉武帝得知后,认为不值得再为了馀善兴师动众,说:“馀善之前多次和郢谋划叛乱,后来又率先诛杀了郢,让军队免于劳苦。”于是封馀善为东越王,让他和繇王丑一同治理闽越。

汉武帝派庄助向南越王传达旨意。南越王赵胡磕头说:“天子为了我发兵讨伐闽越,我就算死了也无法报答天子的恩德!”他派太子赵婴齐入朝担任宫廷侍卫,对庄助说:“我国刚遭受侵犯,使者先回去吧,我正日夜准备行装,入朝拜见天子。”庄助返回时,路过淮南国,汉武帝又让庄助把讨伐闽越的事情告知淮南王刘安,并嘉奖他的心意,刘安表示自己考虑不周到,向朝廷谢罪。庄助离开南越后,南越的大臣们都劝谏南越王说:“汉朝发兵诛杀郢,其实也是为了震慑南越。而且先王曾说:‘侍奉天子关键是不能失礼。’总之,如果因为说好话就入朝拜见天子,恐怕就回不来了,这是亡国的态势啊。”于是赵胡称病,最终没有入朝拜见汉武帝。

这一年,韩安国担任御史大夫。

东海太守濮阳人汲黯被任命为主爵都尉。起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严厉而让人畏惧。东越人相互攻打,汉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情况;汲黯没有到东越,走到吴地就回来了,报告说:“越人相互攻打,本来就是他们的习俗,不值得让天子的使者为此奔波。”河内郡发生火灾,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汉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汲黯回来报告说:“这只是普通人家失火,房屋相连才蔓延开来,不值得忧虑。我路过河南郡时,发现河南郡有一万多家贫民遭受水旱灾害,有的甚至到了父子相食的地步,我就根据实际情况,拿着符节打开河南郡的粮仓,赈济了灾民。现在我请求归还符节,并甘愿接受假传圣旨的罪名。”汉武帝认为他贤能,赦免了他的罪。汲黯在东海郡任职时,治理官府和百姓,喜欢清静无为,他挑选郡丞和书吏,把事情交给他们去办,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节。汲黯经常生病,躺在内室中不出来。一年多后,东海郡治理得非常好,受到人们称赞。汉武帝听说后,召他担任主爵都尉,位列九卿。汲黯治理政务主张无为而治,抓大的原则,不拘泥于法令条文。

汲黯为人性情傲慢,缺少礼数,喜欢当面指出别人的过错,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汉武帝正招揽文学儒者,汉武帝说:“我打算……”汲黯打断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在表面上施行仁义,这样怎么能效仿唐尧、虞舜的治国之道呢!”汉武帝沉默不语,非常生气,脸色都变了,随后就罢朝了,公卿大臣们都为汲黯感到害怕。汉武帝退朝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真是太愚首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我们阿谀奉承,让君主陷入不义的境地吗?况且我既然身处这个职位,就算爱惜自己的性命,又怎能让朝廷蒙受耻辱呢!”汲黯经常生病,病假快满三个月时,汉武帝多次特许他延长假期,但他的病始终没有痊愈。最后一次生病时,庄助替他请假。汉武帝问:“汲黯是个怎样的人?”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做官,他没有什么过人之处;但如果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坚守城池,他一定是招他不来,赶他不走,就算是自称如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士,也无法改变他的意志。”汉武帝说:“没错,古代有所谓的社稷之臣,像汲黯这样的,就很接近了。”

匈奴前来请求和亲,汉武帝让大臣们商议此事。大行令王恢是燕地人,熟悉匈奴的情况,他提议说:“汉朝和匈奴和亲,往往过不了几年,匈奴就会再次违背约定;不如不答应,发兵攻打他们。”韩安国说:“匈奴人如同飞鸟一样迁徙不定,很难控制,从上古时期他们就不属于中原管辖。如今汉朝行军数千里去和他们争利,人马都会疲惫不堪;匈奴人却能凭借充沛的体力攻击我们疲惫的军队,这是很危险的做法。不如和亲。”大臣们大多赞同韩安国的意见。于是汉武帝同意了和亲。

元光元年(丁未,公元前134年):

?冬十一月,汉武帝首次下令让各郡国分别举荐一名孝廉,这是听从了董仲舒的建议。

?卫尉李广担任骁骑将军,屯兵云中;中尉程不识担任车骑将军,屯兵雁门。六月,二人的屯兵任务结束。李广和程不识都以边郡太守的身份率领军队,在当时很有名气。李广行军没有严格的编制和行列,靠近水草丰美的地方驻扎,让士兵自由活动,夜里也不打刁斗来自卫,幕府简化文书;但他会在远处布置侦察兵,所以也从未遭遇危险。程不识则严格要求部队编制、行伍和营阵,夜里打刁斗,手下的官吏处理军务非常细致,军队得不到休息,但也没遇到过危险。程不识说:“李广的军队非常简便,然而敌人突然进犯,就难以抵挡。但他的士兵轻松快乐,都愿意为他效死。我的军队虽然事务繁杂,但敌人也无法侵犯我。”不过匈奴人畏惧李广的谋略,士兵们也大多愿意跟随李广,而以跟随程不识为苦。

司马光评论说:《易经》说:“军队出征必须有纪律,否则不论成败都很凶险。”说的是治理军队如果不依法度,没有不凶险的。李广带兵,让士兵自由行事。凭借李广的才能,这样做可以;但不能把他的做法当作典范。为什么呢?因为后来的人很难效仿,更何况是与他同时为将的人呢?一般人的本性,喜欢安逸放纵,却不明白眼前的祸患,他们既然觉得程不识的做法繁琐,乐于跟随李广,就会怨恨上级而不服从指挥。这样一来,简便行事的危害,不只是李广的军队难以抵御敌人的突然进犯,还会带来其他问题。所以说“治军要以严格为根本”,作为将领,也只有严格要求才行。因此,效仿程不识,即使没有战功,也不至于失败;效仿李广,很少有不覆灭的!

?夏西月,汉武帝大赦天下。

?五月,汉武帝下诏举荐贤良、文学之士,并亲自进行策问。

?秋七月癸未日,发生日食。

书友推荐:斗罗大陆2蚕淫掌中雀家庭调解员女神堕落系统仙子的修行·美人篇穿越影视万界之征服官道升天干涸地全家亲子游(无绿修改)万人嫌的大师兄重生后,天道跪舔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今天的圣女大人也在努力生产「圣水」仙子的修行无绿版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继女调教手册(H)淫悦帝王成长计划妈,您人设崩了!贵族学院的末等生镇国狂龙衔玉(古言,h,1v1)
书友收藏:重生少年猎美凌霄仙母录幸福全家桶!国色天香的蠢萌妹妹,性感迷人的尤物姑姑,冷艳无双的妩媚妈妈全都是我的肉便器!乐土崩坏三(高h)崩坏3R18-职业系列我的母上大人是总裁斗破苍穹 武动乾坤淫传系统之女神反转(反转人生)我破了妈妈的女儿身开局我的母亲是最大的反派(云楼记)赘婿的荣耀不喜欢cos的妈妈被我催眠成cosreRBQ反派:从房东太太开始妈妈陪读又陪睡人妻调教系统世界调制模式之原神版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从纲手大人开始,将木叶的忍者们都催眠改造成忠于吾等胯下的肥奶肉臀の弱智母猪!母姐攻略终极羞辱的隐奸绿帽全家桶N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