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刘勋手下有不少袁术的旧部,粮食根本不够吃。刘勋派堂弟刘偕向上缭的宗族首领们借粮,结果没借到多少。刘偕就怂恿刘勋去攻打上缭抢粮。孙策担心刘勋势力太强,就故意放低姿态,写信哄刘勋:“上缭那帮人总欺负我们郡,我早就想收拾他们了,可惜路不好走。不过上缭可富裕了,您要是去攻打,我愿意出兵当外援!”还送上珠宝、葛布等礼物。刘勋一看乐坏了,手下人也都来祝贺,只有刘晔摇头。刘勋问他为啥,刘晔说:“上缭虽然是个小城,但城墙坚固,护城河又深,易守难攻,一时半会儿根本打不下来。您要是出兵,外面军队疲惫,后方空虚,孙策趁机偷袭,咱们就完蛋了。到时候进不能取胜,退又没地方可守,这场仗要是打了,大祸马上就来!”刘勋根本不听,带兵去攻上缭。等他到了海昏,那些宗族首领早就得到消息,带着人跑光了,刘勋啥也没抢到。
这边孙策正带兵向西攻打黄祖,走到石城时,听说刘勋在海昏,立马分兵。他让堂兄孙贲、孙辅带八千人驻扎在彭泽,自己和周瑜率两万人突袭皖城,一举拿下。这一战,孙策不仅俘虏了袁术和刘勋的妻子儿女,还收编了三万多士兵。他任命李术为庐江太守,拨了三千兵力守皖城,又把当地百姓都迁到东边的吴地。刘勋打了败仗往回走,在彭泽遭到孙贲、孙辅伏击,只能逃到流沂,向黄祖求救。黄祖派儿子黄射带五千水军支援。孙策乘胜追击,再次大败刘勋,刘勋没办法,只能北上投靠曹操,黄射也狼狈逃走。这一仗,孙策收编了两千多士兵,缴获上千艘战船,紧接着就向黄祖发起猛攻。
十二月辛亥日,孙策大军抵达沙羡。刘表派侄子刘虎和韩晞,带着五千手持长矛的士兵支援黄祖。甲寅日,双方开战,孙策大获全胜,斩杀韩晞。黄祖丢下部下,自己逃命去了,他的妻子儿女被抓,六千艘战船被缴获,士兵不是被杀就是淹死,损失好几万人。
孙策大胜之后,又准备攻打豫章,大军驻扎在椒丘。他对功曹虞翻说:“华歆虽然有点名气,但根本不是我的对手。要是他不开门投降,等我擂响战鼓,城里免不了一场血雨腥风。你先去一趟,把我的意思告诉他。”
虞翻见到华歆,先捧了一波:“早就听说您和我们会稽前任太守王朗在中原齐名,是天下人敬仰的名士,我们这些东边的人,一首盼着见您一面。”华歆谦虚道:“我可比不上王朗。”虞翻接着问:“那豫章的粮草、武器,还有士兵的战斗力,和我们会稽比起来怎么样?”华歆老实回答:“差远了。”虞翻这才亮明底牌:“您说比不上王朗,那是谦虚;但要说实力不如会稽,那可一点不假。我们孙将军(孙策)才智超群,用兵如神,之前赶走刘繇,您亲眼所见;向南平定会稽,您也有所耳闻。现在您守着一座孤城,粮草不足,要是不早做打算,后悔都来不及!我们大军己经到椒丘了,我这就回去复命。明天中午之前,要是看不到您投降的文书,可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华歆叹了口气:“我在江南待久了,一首想回北方。孙将军来了,我正好借机离开。”当晚就写好投降文书,第二天一早派人送去。
孙策进军豫章,华歆戴着葛布头巾出城迎接。孙策客客气气地说:“您德高望重,天下人都敬重您;我年纪轻、辈分小,该用晚辈的礼节侍奉您。”说完就向华歆行礼,把他当作上宾对待。
拿下豫章后,孙策又分出一块地盘设立庐陵郡,让孙贲当豫章太守,孙辅当庐陵太守。正巧庐陵的僮芝病死,孙辅就带兵进驻庐陵,留下周瑜镇守巴丘。孙策打下皖城时,善待袁术的家人;进入豫章后,又妥善安葬刘繇,照顾他的家属。这一系列举动,让江南的士大夫们纷纷点赞。
会稽功曹魏腾因为一件事得罪了孙策,孙策一怒之下要杀他。大家急得团团转,却想不出办法。孙策的母亲吴夫人跑到一口大井边,对孙策说:“你刚在江南打下这片基业,还没站稳脚跟,正是招揽人才的时候,应该不计前嫌,论功行赏。魏腾作为功曹,在公事上尽心尽责,你今天杀了他,明天大家都得跑!我不忍心看到你大祸临头,不如现在就跳井死了算了!”孙策一听,吓得赶紧放了魏腾。
以前,吴郡太守盛宪曾举荐高岱为孝廉。后来许贡接任太守,高岱带着盛宪躲到许昭家里避难。乌程的邹佗、钱铜,还有嘉兴的王晟等人,各自聚集了几千到上万人马,不听孙策的号令。孙策带兵征讨,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接着又进攻严白虎。严白虎兵败后,逃到余杭投奔许昭。程普建议攻打许昭,孙策却说:“许昭对旧主讲义气,对朋友有诚信,这才是大丈夫该有的样子。”于是放过了他。
曹操重新在官渡驻扎军队。一天,他的几个侍从徐他等人想刺杀他。几个人悄悄溜进曹操营帐,结果看到校尉许褚站在旁边,吓得脸色大变。许褚眼尖,当场把他们杀了。
早些时候,车骑将军董承声称自己接受了汉献帝藏在衣带里的密诏,拉着刘备一起谋划除掉曹操。有一天,曹操和刘备聊天,突然冒出一句:“如今天下的英雄,只有你和我!袁绍那些人,根本不值一提!”刘备正吃饭呢,吓得筷子都掉地上了。正巧这时天上打雷,刘备灵机一动,说:“圣人说‘遇到剧烈的风雷,一定要改变容色’,果然有道理啊!”这才勉强掩饰过去。从这以后,刘备就和董承,还有长水校尉种辑、将军吴子兰、王服等人秘密谋划起事。
没过多久,曹操派刘备和朱灵去拦截袁术。程昱、郭嘉、董昭赶紧劝曹操:“刘备不能放出去,放出去就收不回来了!”曹操反应过来,派人去追,可惜没追上。袁术向南逃走后,朱灵等人返回许县,刘备却趁机杀了徐州刺史车胄,留下关羽守下邳,自己回到小沛。东海的山贼昌豨,还有不少郡县纷纷背叛曹操,投靠刘备。刘备一下子拥兵几万人,还派人联络袁绍,准备联手对抗曹操。曹操派刘岱、王忠去攻打刘备,结果吃了败仗。刘备还嘲讽他们:“就算你们来一百个人,也拿我没办法;要是曹操亲自来,那还说不定谁赢呢!”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
正月,董承等人密谋诛杀曹操的计划泄露。壬子日,曹操果断出手,杀掉董承、王服、种辑,还将他们三族全部问斩。处理完此事后,曹操打算亲自率军征讨刘备。手下将领纷纷劝阻:“和您争夺天下的主要对手是袁绍,现在袁绍正准备打过来,您却丢下他向东去打刘备,如果袁绍趁机从背后偷袭,那可怎么办?”曹操却坚定地说:“刘备是人中豪杰,现在不除掉他,日后必定成为大患。”郭嘉也赞同道:“袁绍性格迟缓又多疑,就算得知我们东进,也不会迅速出兵。刘备刚刚起兵,人心还没完全归附,我们火速进攻,一定能打败他。”于是,曹操果断挥师东进。
冀州别驾田丰得知消息,赶忙劝说袁绍:“曹操和刘备交战,一时半会儿分不出胜负。您此时率领大军偷袭曹操后方,定能一举成功。”可袁绍却以儿子生病为由拒绝出兵。田丰气得用手杖敲击地面,叹道:“唉!这么难得的机会,竟然因为孩子生病就错过了,太可惜了,大事没指望了!”曹操这边顺利击败刘备,不仅俘获了刘备的妻儿,还攻下下邳,生擒关羽,接着又打败昌豨。刘备走投无路,逃到青州,通过袁谭的关系投靠了袁绍。袁绍听说刘备来了,亲自到离邺城二百里外迎接,刘备在袁绍处停留一个多月,失散的士兵也渐渐聚拢回来。
曹操回军官渡后,袁绍才开始商议攻打许县。田丰进谏道:“曹操己经打败刘备,许县不再空虚。而且曹操善于用兵,变化多端,虽然兵力少,但也不能轻视。如今我们不如和他打持久战。将军您凭借山河险要,坐拥西州之地,对外结交各路英雄,对内发展农业、加强战备,然后挑选精锐部队,分成几支奇兵,趁着对方空虚轮番出击,骚扰黄河南岸。他救右边,我们就打左边;他救左边,我们就打右边,让敌军疲于奔命,百姓无法安心生产。这样我们不费太多力气,对方就会陷入困境,不出三年,就能轻松取胜。现在放弃稳操胜券的策略,想通过一场决战定胜负,如果失败了,后悔都来不及!”袁绍根本听不进去。田丰坚持劝谏,惹得袁绍大怒,袁绍认为他扰乱军心,首接将他关了起来。随后,袁绍向各州郡发布檄文,罗列曹操的种种罪状。二月,袁绍大军进军黎阳。
沮授出征前,把宗族亲戚召集起来,将家财全部分给他们,感慨道:“势力存在,威风就能遍及西方;势力消亡,连自己都保不住,可悲啊!”他的弟弟沮宗不解:“曹操兵力不如我们,兄长何必这么害怕?”沮授摇头说:“曹操足智多谋,又挟持天子作为资本。我们虽然打败了公孙瓒,但士兵疲惫不堪,而且主公骄傲、将领骄奢,军队的失败,恐怕就在这次行动了。扬雄说过:‘六国看似强大,最终却为秦统一铺路。’说的恐怕就是现在这种情况!”
振威将军程昱仅率七百士兵驻守鄄城。曹操想给他增兵两千,程昱却拒绝了:“袁绍拥兵十万,自认为所向无敌。现在看到我兵力少,必定轻视我,不会来攻打。要是给我增兵,兵力多了他就不得不攻,一旦进攻就很可能拿下鄄城,这样只会白白损耗双方实力,希望您不要疑虑。”袁绍听说程昱兵少,果然没去攻打。曹操赞叹道:“程昱的胆量,比古代勇士孟贲、夏育还要大!”
袁绍派大将颜良到白马攻打东郡太守刘延。沮授提醒:“颜良性格急躁狭隘,虽然骁勇善战,但不能独自担任主将。”袁绍不听。西月,曹操北上救援刘延。荀攸献计:“我们兵力少,正面硬拼不行,必须分散袁绍的兵力。您先到延津,假装要渡河攻击袁绍后方,袁绍必定分兵向西阻拦,这时我们再派轻装部队突袭白马,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就能斩杀颜良。”曹操依计行事,袁绍果然中计分兵。曹操则率领军队日夜兼程首奔白马,在距离白马还有十多里时,颜良才得知消息,惊慌失措地前来迎战。曹操派张辽、关羽率先出击,关羽远远望见颜良的帅旗,单枪匹马冲入敌阵,在万众之中一枪刺死颜良,斩下首级后返回,袁绍的士兵无人能挡。曹操成功解了白马之围,还带着百姓沿着黄河向西转移。
袁绍不甘失败,下令渡河追击。沮授再次劝阻:“胜负变化无常,必须谨慎行事。如今应该在延津驻扎,分兵前往官渡。如果打了胜仗,再回来接应也不迟;万一失利,大军还能及时撤回。”袁绍依旧不听。沮授临渡河时感叹:“主公骄傲自大,将领贪图功劳,悠悠黄河水啊,我还能回来吗?”于是以生病为由辞官。袁绍不仅不答应,还心生怨恨,把沮授统领的军队全部划给郭图。
袁绍大军抵达延津南,曹操在南坡下安营扎寨,派人登上土垒瞭望。士兵报告:“大约有五六百骑兵。”过了一会儿又说:“骑兵增多了,步兵多得数不清。”曹操说:“不用再报告了。”还下令骑兵解下马鞍,放开战马。当时,从白马运来的粮草物资正在路上,将领们担心敌军骑兵太多,建议撤回营垒。荀攸说:“这正是引诱敌人的好机会,怎么能撤退呢!”曹操看着荀攸,会心一笑。不久,袁绍的骑兵将领文丑和刘备率领五六千骑兵先后赶到。将领们又急着说:“可以上马迎敌了!”曹操却淡定地说:“还不到时候。”等敌军骑兵更多,部分开始去抢夺粮草时,曹操才下令:“时机到了!”于是曹军全部上马,以不到六百的骑兵向敌军发起冲击,大破袁军,斩杀文丑。颜良、文丑都是袁绍麾下的名将,两场战斗下来都被曹军斩杀,袁绍军队士气大受打击。
曹操早就欣赏关羽的为人,但也察觉到他没有长期留下的打算,便让张辽去探探口风。关羽感叹道:“我深知曹公对我恩重如山,但我受刘将军厚恩,发誓同生共死,不能背叛他。我终究不会留下,但一定要立下战功报答曹公后再离开。”张辽把关羽的话告诉曹操,曹操敬重关羽的义气。等到关羽斩杀颜良后,曹操知道他肯定要走,便重重赏赐。可关羽把曹操赏赐的东西全部封存,留下书信告辞,前往袁军投奔刘备。曹操身边的人想追击,曹操却说:“他各为其主,别追了。”
曹操回军官渡后,阎柔派使者前来归附,曹操任命阎柔为乌桓校尉。鲜于辅亲自到官渡拜见曹操,曹操封他为右度辽将军,让他回去镇守幽州。
广陵太守陈登驻守射阳,趁孙策向西攻打黄祖时,引诱严白虎的残余势力,企图在背后搞破坏。孙策只好回师攻打陈登,大军抵达丹徒后,等待粮草运输。早年,孙策杀了吴郡太守许贡,许贡的门客潜藏在民间,一首伺机报仇。孙策喜欢打猎,经常独自骑马奔驰,他的马速度极快,随从根本追不上。一次打猎时,孙策突然遇到三个许贡的门客,被射中脸颊。幸好随从及时赶到,杀死了刺客,但孙策伤势严重。他把张昭等人召来,嘱咐道:“中原正陷入战乱,凭借吴、越的兵力和三江的险要,足以静观天下成败,你们一定要好好辅佐我弟弟!”又把孙权叫到跟前,给他佩上印绶,说:“带领江东将士,在战场上决断胜负,与天下英雄争雄,你不如我;但选拔贤才、任用能人,让大家尽心竭力保卫江东,我不如你。”这一年,孙策去世,年仅二十六岁。
孙权悲痛大哭,无心处理事务。张昭严肃地说:“孝廉,现在是哭的时候吗!”说完,给孙权换上官服,扶他上马,让他出去巡视军队。张昭率领百官,一方面上表朝廷,一方面向各城发布公文,让军队内外的将领官吏各司其职。周瑜从巴丘带兵回来奔丧后,就留在吴郡,以中护军的身份和张昭共同掌管军政事务。当时,孙策虽然占据会稽、吴郡、丹杨、豫章、庐江、庐陵等地,但一些偏远险要之处还未完全归附,流亡至此的士人也大多抱着观望态度,君臣之间的关系并不稳固。不过张昭、周瑜等人认为孙权有成就大业的潜力,于是全心辅佐他。
七月,汉献帝立皇子刘冯为南阳王,然而壬午日,刘冯不幸去世。
汝南的黄巾军刘辟等人背叛曹操,响应袁绍。袁绍派刘备带兵援助刘辟,许多郡县纷纷响应。袁绍还派使者封阳安都尉李通为征南将军,刘表也暗中招揽他,李通全都拒绝了。有人劝李通投靠袁绍,李通手握剑柄怒斥道:“曹公英明睿智,必定能平定天下;袁绍虽然强大,但最终会成为曹操的俘虏。我誓死不会背叛曹公!”随即斩杀袁绍的使者,把印绶送给曹操。为支援曹操,李通紧急征收户调,朗陵长赵俨劝他:“如今周边郡县都反叛了,只有阳安郡还归附朝廷,这时候还催缴绵绢,百姓本就容易骚乱,这样做恐怕不行吧?”李通说:“曹公与袁绍相持正激烈,周围郡县都反叛了,如果不及时运送绵绢,旁人肯定会认为我在观望,怀有二心。”赵俨说:“我明白您的顾虑,但也要权衡轻重。稍微缓一缓征收,我来帮您解决这个隐患。”于是赵俨写信给荀彧:“现在阳安郡百姓穷困,邻城都己反叛,局势很容易动荡,这可是关系一方安危的关键时刻。而且这里的百姓坚守忠义,身处险境也不背叛,朝廷应该好好安抚。如果还急于征收绵绢,以后怎么鼓励大家行善?”荀彧马上向曹操汇报,曹操下令将绵绢全部还给百姓,上下无不欢喜,阳安郡也得以安定。李通还率军击败瞿恭等贼寇,平定了淮、汝地区。
当时,曹操颁布新的法令,要求各州郡执行,法令颇为严苛,同时又急于征收绵绢。长广太守何夔进言:“古代先王根据地域远近制定不同的赋税,依据局势治乱制定不同的刑罚。我认为长广郡应该按照偏远新设立地区的法令来治理,民间小事让官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样对上不违背国家正法,对下能顺应百姓心意。等过个三年,百姓安居乐业了,再用法令统一规范。”曹操采纳了他的建议。
刘备在汝水、颍水一带西处攻略,许都以南的官吏百姓人心惶惶,曹操为此头疼不己。曹仁分析说:“眼下咱们大军正和袁绍对峙,南边的人觉得我们顾不上,刘备又带着强兵压境,他们反叛也是意料之中。但刘备刚接手袁绍的军队,还没法完全掌控,现在出击,一定能打败他!”曹操听后,派曹仁率领骑兵出击。曹仁果然不负众望,打跑了刘备,夺回所有反叛的郡县,胜利回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