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坠毁点,名为“断脊”的荒原。
三天。
在稀薄大气层下,三个短暂而漫长的异星昼夜交替而过。深紫色的天空下,巨大的方舟残骸如同一头搁浅垂死的钢铁巨鲸,无声地诉说着那场惨烈的迫降。
撞击形成的巨坑边缘,一片相对平坦的区域,己经被清理出来。残破的合金板材、扭曲的金属支架被重新切割、焊接,构筑起一片简陋却坚固的临时营地。营地中央,竖立着一根用飞船天线塔残骸改造的信号杆,顶端闪烁着微弱的蓝色指示灯,如同黑暗中的孤独灯塔。
营地的核心,是由几个相对完整的舱室拼合而成的指挥中心。舱壁上的屏幕大部分是破碎的黑屏,仅存的几块也布满了雪花和干扰纹。林小柔站在主控台前,身上那件融合了七彩与金焰光芒的虚拟长袍己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件沾满油污的工程连体服。她的脸色依旧苍白,但眼神却如同淬炼过的寒冰,锐利而专注。右眼中属于“林小柔”的温暖金焰被深深压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冷酷的效率至上;左眼的七彩光芒则如同精密的扫描仪,不断分析着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
“空气成分分析完成。氮气78%,氩气21%,氧气0。8%,其余为微量惰性气体及未知惰性微粒。氧气含量不足以长期支持无防护活动,需依赖舰内循环系统或制氧设备。”王磊的声音透过内部通讯器传来,带着疲惫的沙哑。他正带领工程组在舰体最深处,试图恢复一个受损的制氧单元。
“地表辐射值:平均每小时137毫西弗。存在局部高辐射热点,来源为星球深层矿脉散逸及未知宇宙射线。长期暴露存在风险,需建立屏蔽区。”另一个技术员报告。
“生命扫描:半径五十公里内,未发现除我方人员外的大型碳基生命信号。土壤及岩层样本检测:微生物活动迹象极其微弱,环境承载力……极低。”生物组的声音带着一丝绝望。
一条条冰冷的数据,如同无形的锁链,勒紧了每个人的喉咙。这不是家园,这是一片连呼吸都需要挣扎的绝地。
“外部防御阵列修复进度:17%。能量供应不稳定,仅能维持最低功率警戒扫描。”
“净水循环系统修复进度:32%。滤芯材料短缺。”
“医疗物资储备:严重不足。抗生素告罄,镇痛剂仅剩……”
坏消息接踵而至。幸存者们脸上刚刚因迫降成功而燃起的一丝希望,正在被现实的冰冷一点点浇灭。压抑的气氛在营地中弥漫。
林小柔的目光扫过屏幕上代表舰体结构的3D模型。一个位于舰体深处、靠近巨大撞击创口边缘的、被标记为红色的区域,始终牢牢吸引着她的视线——那是次级能量节点舱室的位置,是她最后感应到哥哥那点微弱火星的地方!
三天了!她调动了所有能调动的探测器和工程机器人,试图清理通往那里的通道。但创口附近的结构极其不稳定,充满了高辐射、高温蒸汽和随时可能二次坍塌的风险。工程组几次尝试都无功而返,还造成了新的伤亡。
“目标区域结构应力再次异常升高!强行清理风险过大!建议……放弃。”工程组的报告带着无奈。
放弃?
这两个字如同重锤砸在林小柔的心上。右眼深处被压抑的金焰剧烈地跳动了一下,带来一阵尖锐的刺痛。
“不。”她的声音不高,却带着斩断一切的冰冷,“目标优先级:最高。调用‘开拓者III型’重型工程机甲,由我远程操控。王工,提供结构应力实时监测。”
“舰长!那机甲能源只够一次行动!而且那里辐射……”
“执行命令。”林小柔打断他,左眼的七彩光芒锁定了屏幕上的机甲控制界面。
远程操控舱内,林小柔戴上沉重的神经感应头盔。视野瞬间切换。她“成为”了那台高达五米、如同钢铁巨猿般的工程机甲。沉重的机械足踏在扭曲变形的合金甲板上,发出沉闷的巨响。机甲携带的强光灯刺破前方弥漫的蒸汽和尘埃。
每一步都如履薄冰。监测屏幕上,代表结构应力的数值如同濒临极限的弹簧,疯狂跳动。高温警报、辐射超标警报不断闪烁。
“左前方支撑梁应力过载!避开!”王磊急促的声音在通讯中响起。
机甲在林小柔精准的操控下,险之又险地侧身滑步,躲开一根轰然倒塌的巨大金属横梁。碎石和灼热的蒸汽扑面而来,被机甲的防护力场勉强挡开。
距离目标舱室越来越近。创口处涌进来的异星冷风,卷着沙尘,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突然!
“警报!检测到高能生命信号!方位:正东偏北15度!距离:约八十公里!信号特征……非人类!速度极快!正在接近!”刺耳的警报声和观察哨惊恐的报告同时响起!
林小柔的机甲动作猛地一滞!她的视野瞬间切回舰桥主屏幕。雷达扫描图上,一个刺目的红点正以惊人的速度,撕裂深紫色的天幕,朝着“断脊”营地方向首线扑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