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钟》作者:糖番茄
简介:
30年代旧上海,富家千金杜蕴薇逃家,在贫民区遇没有国籍父母,如同无根野草般生存在这座城市的白俄混血少年阿宝。
淞沪抗战宣告停战的那天,阿宝拿着亡母留下的口琴,吹起他唯一会的一支曲子,俄罗斯民歌《晚钟》。
1950年,昏暗的火车厢里,有人拉着手风琴唱起了俄语歌,时隔近二十年,蕴薇又一次听到熟悉的旋律,17岁的阿宝在浏河边上吹过的那支口琴曲。
生逢乱世,几场战争里就稀里糊涂消磨了半生,爱情也终究不过是旧时光里的黯淡纪念。
楔子
啭啭总也弄不清楚,阿娘房间里的到底是股什么气味。
春天是白兰花,夏天是茉莉,秋天是桂花,冬天是腊梅,阿娘的五斗橱上一年四季都插着一瓶鲜花,这是房间的底味,再掺杂混纺毛线,书画油墨,还有一点点黄梅天返潮的雨水味,最后就形成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气味。
啭啭很喜欢这股气味,每回进阿娘房间都要使劲嗅。
阿娘就取笑她:“像只小狗。”一边从柜子里拿出曲奇饼干给她吃。
冬天,阿娘还会用小铜锅煮热巧克力,煮好倒进一只玫瑰图案的小马克杯里,端给她的时候不忘再嘱咐一声:“当心烫。”
漫长的下午,啭啭坐在阿娘的沙发上吃曲奇,小口小口地啜热巧克力,阿娘就戴上一副老花眼镜,再从书架上拿下来一本书,摊在腿上给她讲童话故事,安徒生,格林。
阿娘有的时候心血来潮,还会念外文诗给她听。
虽然啭啭听不懂,但是她喜欢阿娘念诗时的声音,轻柔的,干净的。
那个时候,啭啭还很小,她看着阿娘梳得一丝不苟的银白头发,和缎面旗袍上繁复的花纹,心里隐隐有种感觉,自己的阿娘其实跟别人的很不一样。
天好的时候,啭啭陪着阿娘一起整理屋子,两个人在天井里,她看着阿娘打开那只沉甸甸的胡桃木衣箱,把旧衣服一件一件拿出来,晒到晾衣绳上,先是各种颜色式样的旗袍裙子,缎面,真丝,丝绒,香云纱,再是各类大衣,风衣,开司米毛衣,每拿出一件,灰尘就扑簌簌地舞在太阳光里。
啭啭看得有些眼花,突然发现衣箱里头夹了一顶不太搭调的毛皮帽子,她忍不住好奇地伸手摸了摸,软和又厚实,毛绒绒的,像在摸只大熊。
阿娘把帽子拿出来,轻轻拍了拍,笑着说:“这是俄罗斯的风帽。阿娘在苏联的时候,走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就要用到它。”
啭啭似懂非懂,她知道阿娘去过苏联,还在那边住了很多年,是跟阿爷一起,她听姆妈说起过,好像是1950年左右的事情。
今年是2000年,1950年,远到她简直不可想象。至于苏联,现如今早已经解体,变回俄罗斯了,这就更加陌生。
翻到最后,衣箱的最深处藏了一只很旧的黄铜匣子,啭啭从来没见过,急着要拿要看,阿娘又笑:“别急。就给你看。”
阿娘把黄铜匣子搁在桌子上,没有上锁,很轻松地就打了开来,内里衬着丝绒垫布,一共三样东西,一只锈迹斑斑的口琴,一张旧照片,还有一小撮拿天蓝色丝带扎起来的亚麻色卷发。
啭啭先去看照片,很小的一张黑白照片,能托在手心里,发黄发脆,啭啭看到一片草地,一个穿着白纱裙的女小囡坐在那里,正咧着嘴甜甜地笑着,小手张开像要拥抱什么。照片历经岁月,已经很模糊,只看得清她有一头浓密的鬈发,穿旗袍的女人站在她左边,女小囡的身后还有一双手护着她,照片的边缘焦黑,刚好烧掉了手主人的那一半。
啭啭指着女小囡问:“阿娘,这个宝宝是谁?”
阿娘伸了手,怕它破碎一样轻轻拂过女小囡模糊的面孔,她回答:“你姑姑。”
啭啭又问:“那姑姑现在在哪里?”
阿娘只是笑了笑,指指她们头顶那爿清澈的蓝天。
啭啭就懂了,隔了好一会儿,轻轻说:“我知道了,头发也是姑姑的。那口琴……。”
啭啭一转头,发觉阿娘已经坐在了屋门口的躺椅上,累着了似的闭了眼睛。
她走到边上,轻声喊:“阿娘,阿娘。”
这是一个晴朗的冬日,太阳挂在天上,暖和得就像在春天。
蕴薇闭着眼睛,脑子里不知怎么却响起雨声,一阵响过一阵,那是半个多世纪之前,上海深冬季节的冷雨,哗哗啦啦的,落在灰色的地坪上,一朵接一朵地开着花。
注:阿娘:方言,奶奶
(楔子因不满2000字无法发表,以下为凑字数符号,请无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