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兴起于前世的宋代,是说书艺人说唱故事的底本。
专讲短篇故事,题材广泛,有公案、神怪、爱情,以及历史故事等等。
话本在民间流传的并不广,只有那些说书人、戏班子里才常见。
“话本?哪里弄来的。”冯疏影立刻来了兴趣,一边接在手中一边问,“莫非有戏班路过你们村?还是从说书人那里高价购得?”
古代的娱乐实在是太匮乏了,冯疏影接过话本便迫不及待的看起来。
只见薄薄的册子封面写着《雷峰塔》三个字。
翻开封面,里面用蝇头小楷写着:
“昔有白蛇,长十丈有余。祖籍蜀地,居青城山。其色洁白,其形婉约,乃得道千年之妖仙也。化作一二八佳人,容颜绝世,倾国倾城,犹仙子临凡,名白素贞。得菩萨点化,为了却尘缘,往杭城西湖之畔,欲寻前世之恩人……”
“歌曰:青城山下白素贞,洞中千年修此身,勤修苦练来得道,脱胎换骨变。”
“原来是志怪话本,有意思!而且还有诗歌咏诵,一看便是佳作。”害怕被夫子发现,冯疏影立刻将话本揣入怀中,“看完了还你。”
说完转身走进学堂。
“呼!”苏文松了一口气:这个世界没有白蛇传!
白蛇传的故事在前世流传甚早,最初的版本就叫《雷峰塔》
自己完全可以利用话本,赚到在这个世界的第一桶金。
很快上课时间到了,夫子带着学生们诵读西书五经。自己在上面读着,很快便沉浸在其经义当中,堂下的学子们摇头晃脑跟着诵读。
苏文偷瞄过去,果然发现冯疏影的《论语》下面,多了一本小小的册子。
正一边装模作样的读论语,一边偷看呢。
“有点像前世在课本下偷看网文的味道。”
夫子带着大家读了半个时辰之后,便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剩下的时间留给大家自由学习,有不懂的可以开口问他。
古时候的老师教学非常轻松,不会像前世每堂课都有内容讲,很多时候还要拖堂。
西书五经,就那么点内容。
该教的都教了,能不能考上,就看学生们各自的天赋了。
不多时,冯疏影趁着夫子不注意,偷偷把一个纸团扔到苏文脚下。
“嗯,有点前世上课传纸条的味道。”苏文将纸团捡了起来,只见上面用簪花小楷写着三个娟秀的小字,下面呢?
冯疏影的举动完全在苏文的预料之中。
古代的娱乐太少了,一篇普通的故事都足以让人回味三日。外面说书棚子人满为患,村里有一个戏班来演戏,男女老幼会立刻搬来凳子。
狼多肉少,吃瓜群众多,瓜却没几个。
尤其是古代的学堂,更是天天西书五经,枯燥乏味。
冯疏影能看到《白蛇传》这种极品故事,当然会觉得如获至宝。
更何况苏文只写了白蛇传第一部分的内容,写到许仙回家之后得了相思病就没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