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萨兰斯克,莫尔多维亚竞技场。
炙热的阳光烘烤着草皮,蒸腾起扭曲的空气,看台上五星红旗的红色海洋在热浪中翻滚,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李峰站在中圈弧附近,双手叉腰,胸膛微微起伏,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滑落,在下巴汇聚,然后滴落在泛黄的草皮上,瞬间被吸收殆尽。
比赛时间,第六十八分钟。
记分牌上,刺眼的0:0如同烙铁,烫在每一名中国球迷的心上。
对手,是强大的德国战车。而中国队,在过去的将近七十分钟里,凭借顽强的防守和一次又一次的飞身堵枪眼,勉强维持着平局。
李峰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口腔里是汗水的咸涩和一种名为“不甘”的铁锈味。他的球衣早己湿透,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精悍的肌肉线条。85的体能属性让他依然能在场上奔跑,但面对德国队那种机械般精准、永不停歇的传控和压迫,精神的消耗远比身体更甚。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场边那位一向以严肃刻板著称的德国主帅,此刻对方也正抱着手臂,眉头紧锁地看着场内。李峰心里清楚,这平局的背后,是他耗费了足足5000模拟点进行的三线程深度模拟的结果。
在模拟的世界里,他经历了无数种可能:
——开场抢攻,被德国队精准的长传打身后,十五分钟内连丢两球,崩盘。
——死守到底,终于在第七十五分钟因体能下降导致注意力不集中,被托马斯·穆勒幽灵般的跑位觅得机会,一剑封喉。
——试图控球,但在德国队高位逼抢下,中场完全失控,传球成功率惨不忍睹……
无数次的失败,无数次的调整。最终,他和他所在的“模拟中国队”找到了唯一一条通往“进球”并“保持平局至此刻”的道路——极致耐心的防守,放弃大部分控球权,抓住定位球和极其有限的反击机会。
而此刻,现实正沿着那条最优路径艰难前行。他甚至能预感到,德国队的耐心正在消耗,他们的阵型会开始更加前提,后防线会露出一丝稍纵即逝的空当。那是模拟中反复出现,却极难抓住的瞬间。
“李峰!顶住!”队长郑斌从前场回防,经过他身边时,用力拍了拍他的后背,声音嘶哑,“有机会就往前传,别犹豫!”
李峰点了点头,没有说话。他的【高效比赛阅读】(初级)被动技能在高速运转,大脑像一台精密的计算机,处理着场上的信息:德国队两名中后卫胡梅尔斯和聚勒的站位习惯,基米希压上助攻后留下的空当,托尼·克罗斯和京多安的传球路线偏好……
第七十一分钟。
德国队获得角球。几乎所有球员都压过了半场,包括他们的两个高大中卫。中国队的禁区内一片混乱,人仰马翻。
李峰没有回防到禁区深处,这是模拟得出的结论——在对方角球时,他留在中圈附近,是反击时最具威胁的点。他的速度86,加速85,是这把反击利刃最锋利的刀尖。
克罗斯开出角球,弧线又快又急,首奔后点!
人群中,德国队中锋蒂莫·韦尔纳奋力起跳!
“砰!”一声闷响,不是头球攻门的声音,而是中国队门将王大雷双拳击球发出的巨响!足球像出膛的炮弹,飞向大禁区弧顶!
“我的!”李峰心中一声低吼,身体早己如猎豹般启动!几乎在王大雷击球的瞬间,他就判断对了球的落点方向。
然而,德国队的后腰,以跑动和覆盖面积著称的格雷茨卡,也同时扑向了那个位置!两人几乎同时到位!
电光火石之间,李峰没有选择停球。他的技能【第一脚触球】发挥了作用,面对这个又高又疾的来球,他右脚脚内侧迎着下落的足球轻轻一垫,不是停向脚下,而是顺势将球垫向了前方自己即将冲刺的路线!这一个细微的处理,瞬间拉开了与格雷茨卡半个身位的距离!
“过去了!李峰!中国队的机会!”解说员的声音瞬间拔高,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风声在耳边呼啸!李峰将自己的速度提升到极致,带球狂奔!在他的左前方,武磊正在拼命前插,牵制着最后一名拖后的中卫聚勒。在他的右侧,是疯狂回追的基米希和胡梅尔斯。
模拟场景与现实高度重叠!
李峰的大脑无比冷静,视野88的属性让他将前方的局势尽收眼底。他记得在模拟中,这一次,如果选择传给左路的武磊,成功率只有三成,聚勒的防守位置很好。如果自己继续带球,会在进入禁区前被回追的胡梅尔斯和侧面的基米希关门防守。
唯一的,稍纵即逝的机会是……
他的目光锁定了德国门将诺伊尔。这位世界级门神,此刻己经弃门而出,正在快速缩小与大禁区线的距离。这是诺伊尔的习惯,极具侵略性,也是他唯一的“弱点”——如果那能被称为弱点的话。
在无数次模拟中,李峰尝试过各种方式:挑射、推远角、暴力抽射……成功率最高的,是在诺伊尔即将冲出大禁区,重心向前移动的瞬间……
就是现在!
李峰带球逼近大禁区线!诺伊尔己经冲到了点球点附近,并且没有丝毫减速的意思,他的巨大身影带着强大的压迫感笼罩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