驼队出城,驼铃与算盘声渐远,税署算盘又归零。驼铃远去,算盘声停。
撒马尔罕税署灯火未灭,算盘珠在案上静静躺着,像一颗颗等待下一次碰撞的铜豆。当一张张盖着宋印、波斯签、突厥押的债券在撒马尔罕税署里同时生效,乌浒水以北的商道第一次有了比骆驼和弯刀更硬的通货:信用。
元祐西年五月初三,撒马尔罕税署照例卯时开门。
今日不是收税,而是发债券。
厅内长案十张,案上各置一架算盘、一枚铜铃、一盒印泥、一摞空白债券。
债券为三层纸:
?上层汉文,用宋纸;
?中层波斯文,用撒马尔罕纸;
?下层突厥文,用回鹘纸。
每张债券额面一百两,背后贴“同明通宝”铜箔,可兑银也可折茶、马、刀。
主事:
?宋人苏过——总发行;
?波斯税吏巴赫拉姆——核额;
?突厥译员哈桑——通译;
?回鹘商首阿勒屯——担保。
卯时一刻,第一批认购商贾入署。
领队:回鹘商人阿勒屯,认购一万两,即一百张。
流程:
1。阿勒屯交银一千两,秤准入箱;
2。哈桑填突厥文,巴赫拉姆填波斯文,苏过填汉文;
3。三印同盖:
?宋“西域经略使”朱印;
?波斯“撒马尔罕税署”蓝印;
?突厥“回鹘商首”黑印。
4。债券编号、日期、兑期、利率一一写明。
利率:年利一成,半年一付,到期可兑银或折货。
债券发行后,可流通。
商贾持债券,可在税署兑换:
?宋茶砖,每百两债券兑茶砖五百片;
?塞尔柱弯刀,每百两债券兑刀二十口;
?波斯盐砖,每百两债券兑盐砖五千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