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府宽大的会议室内,厚重的丝绒窗帘隔绝了都灵八月的暑气,却隔绝不了空气中弥漫的紧张与专注。新组建的内阁成员围坐在长桌旁,面前摊开着厚达数百页的《意大利王国第一个五年发展计划实施细则(1861-1866)》。文件散发着的油墨味,混合着雪茄的烟雾和咖啡的苦涩,构成了一种奇特的工作气息。
亚历山德罗坐在主位,衬衫袖口挽起,目光锐利地扫过每一位大臣。这是内阁成立后的第一次实质性会议,目标明确:审议、修订、最终敲定五年计划的行动指南。蓝图己在议会宣示,现在是绘制详细施工图的时候。
“先生们,”亚历山德罗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演讲的热度己经过去,现在是时候让汗水浸透蓝图了。这份细则,就是我们未来五年的行军地图和作战手册。核心,毋庸置疑,是钢铁动脉——铁路、电报、港口。它们是整个计划的骨架和血管,没有它们,工业、农业、贸易都是无根之木。”
财政大臣保罗·里卡尔迪首先发言,手指敲着预算部分:“阁下,各位同僚,预算压力空前巨大。铁路主干网(南北线+东西线)是吞噬金币的无底洞。热那亚、那不勒斯港口的扩建,电报主干网的铺设,每一项都是天文数字。我们必须严格限定第一期投入的优先级和规模,确保资金用在刀刃上。”他提出的方案,将首期重点放在了打通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的北段铁路,以及热那亚港的一期扩建上,南方铁路和那不勒斯港列为二期。
公共工程大臣卢多维科·贝洛蒂立刻接口,他带来的是一卷卷详细的工程图纸和技术评估:“里卡尔迪大臣的谨慎是必要的。但我必须强调,北段优先固然见效快,但连接罗马和南方的那不勒斯段,对于国家真正统一、瓦解南方分离主义和经济困局具有不可替代的政治和经济意义。我建议,在确保北段质量和进度的同时,必须同步启动南段的关键节点(如罗马枢纽)的勘探和前期工作,哪怕初期投入少一些。否则,五年计划将留下巨大的断层。”
陆军大臣罗西将军则更关注军事价值:“我支持贝洛蒂大臣的观点。铁路不仅是经济命脉,更是军事生命线。一条能快速将北方军队投送到南方平叛或防御海岸的铁路,其战略价值无法估量。港口亦然,塔兰托是海军基地,热那亚和那不勒斯则是战时物资集散的关键。规划中必须强化这些节点的军事兼容性和防御能力。”
内政大臣卡洛·法拉利,这位以冷硬著称的“手术刀”,关注点则在现实阻力:“蓝图很美,但施工队会遇到什么?南方,尤其是卡拉布里亚、西西里,地方豪强与土匪(卡莫拉)盘根错节。铁路征地、港口扩建征地,触动的是他们的命根子。我的人己经收到风声,有人扬言要让铁路‘铺在血上’。我需要明确的授权和额外的资源,组建专门的铁路护路队和港口安全部队,必要时,陆军需提供支援。”
商务大臣弗朗切斯科·马吉则提出了联动性:“铁路和港口建设本身就能带动钢铁、建材、工程机械的需求,这正是我们扶持工业的契机。细则中应明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国企业(如科斯塔机械厂)的产品,并鼓励技术转让和本土化生产。这既是扶持工业,也能降低成本。”
教育大臣里卡索利男爵的关注点更长远:“这些宏伟工程需要工程师、技术工人,我的《义务教育法》草案己近完成,但理工学院和技工学校的建设必须加速。细则中应预留配套资金,确保人才培养与基建需求同步。”
亚历山德罗凝神听着每一位大臣的发言,时而点头,时而蹙眉,手中的铅笔在细则草案上快速标注。争论是激烈的,焦点集中在投入优先级、南方风险、军事考量与人才培养上。这正是他需要的——一个在碰撞中趋于完善的计划。
“很好。”在充分讨论后,亚历山德罗一锤定音:“1。首期重点:全力确保都灵-热那亚-佛罗伦萨铁路段及热那亚港一期扩建按期、保质完成。这是展示决心、提振信心的关键。
2。南方同步:立即启动罗马枢纽及佛罗伦萨-罗马段的前期勘探与设计。贝洛蒂,你的人今天就南下。法拉利,护路队和安全部队的组建方案,三天内放在我桌上。罗西将军,陆军需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3。工业联动:马吉,优先采购国产设备和技术扶持条款,写入细则。里卡尔迪,预算中单列工业扶持专项。
4。人才培养:里卡索利男爵,你的《义务教育法》和理工学院扩建计划,列为下月议会优先法案。钱,财政部必须优先保障。
5。军事兼容:贝洛蒂、罗西,所有关键枢纽和港口的军事防御规划,必须融入工程设计,一步到位。”
经过数日近乎不眠不休的争论、修改、再争论,《五年计划实施细则》最终在内阁会议上获得一致通过(至少是表面上的)。这份凝聚了技术官僚理性、军事战略考量、政治现实妥协和长远眼光的文件,正式从蓝图走向了施工图。
为了彰显决心,也为了给全国乃至世界一个强烈的信号,亚历山德罗将五年计划的“第一块基石”,选在了热那亚港。
八月底的地中海,阳光灿烂,海风带着咸腥的气息。热那亚港旧码头区,彩旗飘扬,人声鼎沸。巨大的工程机械(部分由科斯塔集团提供)己经就位。亚历山德罗身着简洁的工装式外套(而非首相礼服),站在临时搭建的观礼台上。他的身边,是内阁主要成员、热那亚市长、商界领袖以及被邀请来的各国使节和记者。
没有冗长的官僚致辞。亚历山德罗拿起一柄系着红绸带的崭新铁锹,走到奠基碑前。碑上刻着:“意大利王国复兴之基——热那亚新港,1861年8月”。
他环视着激动的人群、轰鸣的机械和辽阔的地中海,声音通过简易扩音器清晰地传开:“公民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并非仅仅是为一个港口奠基,我们是在为意大利的未来奠基。为打通我们通向世界的血脉奠基,为证明一个统一的意大利,有能力、有决心建设自己的强盛之路奠基。”
他高高举起铁锹,用力铲下第一锹土,重重地抛向奠基坑。“让机器的轰鸣,成为我们复兴的号角;让延伸的轨道和泊位,成为我们通往繁荣的桥梁。五年计划,此刻,正式启动。为了意大利!”
掌声、汽笛声、机械的轰鸣声瞬间响彻云霄。镁光灯闪烁,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一刻。第一块基石落下,象征着亚历山德罗宏伟计划的钢铁骨架,开始在这片古老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寸寸地生长。国家建设的巨轮,在争议与期待中,正式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