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郡一带的虚实已探了个大概,短期不好动手,留此无益,午饭后五人便返回成都。
吴府重又聚首,吴征将此行说了个详细,包括他们一路探查时心情几番变化,以提醒众人不可操之过急。
“跟我料想的差不太多。”陆菲嫣一行留在成都也没闲着,多番商议下来,栾采晴已有了清晰的想法,道:“我跟雁儿商议了几回。霍贼在这里严阵以待,不管我们来还是不来,他都做好万全的准备,绝不会掉以轻心。反而我们一旦贸然动手,极可能陷入重围,这地方,久呆不得。”
林锦儿听出栾采晴有撤离之意,唇瓣动了动,强行忍住没开口。
栾采晴白了她一眼,道:“征儿说的好,我们留在这里,动手没机会,不动手干等着不是办法,久而易乱。既然要乱,不如让宁家先乱。”
“此话怎讲?”吴征来了精神,知道栾采晴不仅机变百出,而且此事和她几无关系,以心态而论,就数她最为宁定,说出的办法当是最合理的。
“霍贼现在什么身份?一国皇帝,有的是事情让他操心。想让宁家乱起来,就要有更多的事情让他操心才成。”栾采晴已思虑得十分周祥,道:“让铁衣进兵,我们一同出现在三关之外攻城略地!拿他几座城池,消息自然飞回成都。霍贼或许不会放松警惕,但他下面子侄知晓我们在凉州一带,必然有些人放松。我们寻机再杀回来,必有可趁之机!”
“人心呐。”吴征感慨一声,击掌道:“好主意!我看就这么办,你们呢?”
人人皆点头,林锦儿犹豫半晌,终于也点头应下。
说走就走,次日一早,一府人离了成都返回凉州。
自燕秦一战后,凉州无主多年。
燕国疲于应付日渐强大的盛军,无力西顾。
秦国内乱横生,更加顾不上这片荒凉的土地。
盛国平定燕国之后,韩铁衣便在凉州一带徐图进取,建立哨站,粮囤。
盛国大军除稳守夷丘一带,掐死大秦西进路线之外,重兵囤与凉州边境,虎视眈眈。
吴征等人回到凉州,盛军将士早已枕戈待旦。
半月之后,盛军西出,逼近武威,张掖等郡。
秦军效仿当年奚半楼固守之法,早将这些城池坚壁清野,以汉阳,武都等郡为屯粮之地,重兵坚守子午,上庸,下卞三处雄关。
重回旧地,令人感慨不已。
当年韩铁衣血战下卞关,率一支奇兵,以几乎全军覆没的代价暂时解了下卞关之危。才有其后吴征与韩归雁援军亭城,一举歼灭狄俊彦之事。
“三处关卡,怎么打?”韩铁衣将墨笔一掷,问道。
“这地方连根茅草你都了如指掌,问什么?下令吧!”吴征没好气地道。自回此地,两人都是一般心思,唏嘘不已间,又有几分火气。
“你选一处,剩下的我来。”盛军兵强马壮,于韩铁衣而言志在必得。
凉州一地更是他从军多年驻扎的主场,的确如吴征所言,一草一木俱都熟悉。
“那个……我可以去下卞关。”柔惜雪怯生生地道。
韩铁衣挠了挠头,当年燕秦激战,丘元焕与柔惜雪忽然大驾光临下卞关,如天神下凡,险些率燕军打破关隘。
柔惜雪当年亲冒矢石登城,对下卞关自然了如指掌。
“算了,都去好了,不必着急分兵。”韩铁衣想了想,道:“当年丘元焕贪功贪大,欲一举鲸吞三关,结果贪多嚼不烂。现下形势已不同,我们……又不着急,有的是时间陪霍贼玩儿!”
盛军大兵开拔,三十万大军长龙般无边无际,行军二十余日,紧逼下卞关。
战事一触即发,韩铁衣,吴征,韩归雁三人各跨坐骑,不带兵丁随从巡于下卞关之下。
三人均是大秦旧臣,世家贵子。
出逃之后名震天下,今日对故土掀起刀兵,大秦军士见了,就算在严令之下不敢议论,心中难免思潮起伏。
下卞关依然如前,巍峨雄伟地横跨两山之间,看上去牢不可破。城墙上守将大秦守将李路长闻询赶来,遥遥望见三人。
韩铁衣曾助李路长守御下卞关,两人并肩血战。
战后李路长因功升任后将军调任成都,不知为何,现下又被派遣来守下卞关。
韩铁衣看他身材雄伟勇武,但一双八字翻白的死鱼眼一如从前,遥遥拱手,道:“李将军,别来无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