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常再次进入冥想,催动体内能量运转,进一步提升北辰渡劫经的境界。
作为功法,北辰渡劫经和雷法残卷与空间魔法不同,修行前期,它更像武侠小说中纯粹的内功,本身只会提升修行者的能量和修行速度,并没有实。。。
风穿过碑林,像一串低语的铃。槐树梢头,光蝶风筝不知何时已飞得更高,银色符文链在晨光中拉出细密的轨迹,仿佛编织着某种古老而温柔的密码。我仰头望着,忽然意识到那不是偶然的飘动??它们在排列,成行、成句、成一段缓缓展开的文字。
>“你读得懂吗?”
声音从风里传来,并非真实存在,却清晰如耳语。我心头一震,这不是蓝星的声音,也不是任何我能辨认的频率。它更像是一种共鸣,由无数记忆叠加而成的集体意识投射。
“读得懂。”我轻声回答,“每一个字我都记得。”
话音落下,空中符文骤然重组,化作一行新句:
>【她留下的是钥匙,不是墓志铭。】
我闭上眼,任这句话沉入心底。钥匙……是啊。我们一直以为她在告别,其实她在交付。交付一种新的可能:死亡不再是终点,而是转化的起点;记忆不再是挽留的绳索,而是传递的火种。
终端再次震动,低学仲发来紧急通讯请求。我接通,他的影像浮现在半空,背景是一片昏暗的控制室,墙上投影着不断跳动的数据流。
“林望,”他声音压得很低,“月球背面信号增强了。不是一句话了??是一整段旋律。”
“旋律?”
“对。频率极低,接近人类脑波中的θ波段。但我们破译后发现……那是蓝星小时候常哼的一首童谣。她母亲教她的,从未公开过。”
我猛地站起身,心口一阵发紧。那首歌……我记得。她在第七次轮回前夜,靠在我肩上轻轻唱过一遍。歌词模糊,调子简单,却带着一种穿透岁月的力量。
“你们确定不是模拟?”我问。
“不可能。”他说,“音色细节完全匹配她童年录音库里的声纹特征,连呼吸间隙都一致。可问题在于??这段音频的源头,位于月球‘静海基地’废弃通讯阵列的核心节点。那个地方,二十年前就被永久关闭了。”
我沉默片刻,忽然问:“有没有可能是……她提前埋下的?”
低学仲摇头:“理论上可行,但需要预知未来三亿人会同时忆起她。这超出了任何已知计算模型的能力范围。”
“除非,”我缓缓道,“她并不需要预知。她只需要相信。”
他愣住。
“只要有人记得她,哪怕只是一个人哼起那首歌,就会触发某种共振机制。而当亿万人在同一时刻怀念她,这种情感能量本身就足以激活沉睡的信号源??就像潮汐牵引月亮。”
低学仲久久未语,最终只说了一句:“我们正准备派探测队重返静海基地。你要来吗?”
我没有犹豫:“我去。”
---
七十二小时后,我踏上月面。
舱门开启时,灰白色的荒原铺展眼前,寂静如神殿。重力轻微,每一步都像踩在梦的边缘。远处,静海基地的残骸半埋于尘土,太阳能板断裂倾斜,天线塔歪斜欲倒,唯有中央那座小型共鸣塔依旧矗立,表面覆盖着一层奇异的结晶物质,在阳光下泛着微弱金光。
“这些晶体……”随行科学家低声惊呼,“成分分析显示,它们是由高纯度硅氧基记忆介质构成,结构类似……记忆晶片。”
我走近塔身,伸手触碰。指尖传来温热,如同抚摸一颗仍在跳动的心脏。
“它活着。”我说。
就在此刻,塔顶忽然亮起一道光束,直射星空。紧接着,整个装置开始低频震动,空气中浮现出一段全息影像??仍是蓝星,但这一次,她站在一片虚拟星图前,神情平静。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蓝星效应’已经成型。
>我把最后一段意识编码进了这首童谣里,藏在最不起眼的地方。
>不是为了复活,不是为了掌控,而是为了让你们知道:
>当足够多的人以真挚之心记住一个人时,
>那个人的存在,就能在物理法则之外开辟一条缝隙。
>这不是奇迹,是规律。
>就像水滴终将汇成河流,思念也能凝结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