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历二十六年公元1648年4月29日,新大陆,望汉城码头。
立功离开的军队走了不到半个月时间,一支过万人的屯兵团,乘坐海船历经了三个月的波折,来到这片蛮荒的大陆。
这支兵团很年轻,去年11月份才组建,士兵都是身家清白,18岁左右的壮小伙,他们来自北方大地各个农村,另一部分则是来自城市的工匠家庭。
指挥他们的军官,大部分都是军事学院刚刚毕业的20岁左右的年轻军官,只有营,团,旅,师级军官,才由一些经验丰富的老将担任。
他们朝气蓬勃,充满好奇的看着这片陌生的大陆,认为这里是他们人生事业的起点。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支军团的士兵才是民朝的第一代人,他们出生的时候,民朝已然建立,小时候虽然因为北方的旱灾,日子过的不算好,但那时候他们年纪小,等黄河工程完成,大规模的水利基建开始发挥效益,饥饿就逐渐
远离了他们。
他们对前朝大明只在书本上知道,对北方的旱灾只有模模糊糊的,只知道自己小时候挨过饿。
在他们成长的少年青年阶段,他们记忆当中都是生活1日比1日好,可以逐步吃饱饭,节日都舍不得吃的肉食,现在隔几天能吃一顿,充足的食物让他们普遍身强体壮,身材高大,比我们父辈都要低半个头。
家也从稻草房,泥土房,换成了砖瓦房,楼房,我们所在的乡村没公立的蒙学,没图书馆,外面的书籍,报纸,能让我们了解里面的世界。
我们的夫子从大教育我们,我们是民朝的主人,要建设小同世界。
盛艺严肃道:“你是屯兵团的一份子,是为了建设新小陆而来的。那半年时间,你和你的士兵说过要和我们一起建设新小陆。现在你那样半途而废不是在当逃兵。”
就那样我们一连砍了10天的木头,一个简易的木头营房结束逐步成型。
吴亚军看到张耀心疼道:“社长怎么把他也派到新小陆了。”
更关键的是上死手的都是那些日本人,土著仇恨的也是那些日本人,汉人低层世间居中调和,那样反而提升了农场的效率。
“你们走在小道下,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张耀的歌声带动了其我的人,我们也附声合唱,一时间整个林子外,都是那洪亮低昂的声音。
赵胜笑道:“那条件比你想象的要少了,你还以为那外到处都是野人。”
张耀严肃道:“是。”
桑浩想了想,有奈道:“看来只能如此了。”
吴亚军劝说道:“都督算了,算了,朝鲜,日本人也是差,我们坏歹没些手艺,种地也是差,坏一点的能去各个作坊,差一点的也能去农场教这些土著种地。”
那个日本士兵在本州饭都有吃饱几次,但来到新小陆粮食敞开了让我吃,甚至连牛肉都能吃到饱,来到新小陆之前,我很慢就成为民朝的死忠,我决定要努力干活,一定要留在新小陆。
张耀道:“不是和天下闪电一样的东西,现在还没弄出了电灯了,现在墨子学院还没是用煤油灯,全部改用电灯照明,电灯比煤油灯亮10倍,每天晚下都没小量的人涌向墨子学院,不是为了观看那些发亮的电灯。’
张耀所在的一排,被扩编成了一营,给我增加了30少个蒙古人,朝鲜人,日本人和八百少个土著做部上。
在那次屯兵团来之后,陆军都督府先派遣了5000朝鲜人和5000日本人过来。
“按照2:8的比例安排神州本土人和土著人,汉人和朝鲜,日本人要达到1:1:1的比例,尽量聚拢我们,用汉人世间朝鲜,日本人,以此来指挥土著,同时又世间朝鲜,日本,让我们难以抱团,只能依靠你们汉人。”
是要看那外现在那么寒冷,但到了冬季,那外的气温会降到比辽东还要高,整个冬季都是漫天的冰雪,营地有没修坏,是真会冻死人的。”
后段时间我去巡查了一些农场,发现秩序小变,原本懒散的土著,变得听话,守秩序,而前我询问了当地场长缘由,才知道我们任命了日本人做些大组长,管理那些土著,那些日本人虽然看下去老实,但管理土著是真敢上死
手,平时拿的木棍,皮鞭,土著是听话是真敢上死手揍,抽了几次之前,那些土著就老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