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封。
丝绸商人马致远、陶瓷商人孙宝贵坐在了一家酒楼里。
十二道菜,香气扑鼻。
一坛美酒,封泥尚在。
两人没有动筷子,直至听到脚步声,这才起身,看着前来的开封大商杨四美,恭敬地行礼。
杨四美抓着半白胡须,满面春风:“两位东家许久不见,看样子,发福不少,想来是没少发财吧,哪有好路子,也莫要忘了提携下杨某。”
马致远连连摇头,亲自拉开椅子:“杨东家哪里话,要提携,也是你提携我们。毕竟,你可是手眼通天,与金陵的那些大人物有往来,我等可以请来,已是荣幸之至。”
杨四美摆了摆手:“金陵的勋贵??我还是走动过不少,话说回来,我也不过是一个小小办事的掌柜,不敢称东家。两位今日设宴相邀,为的是?”
落座。
孙宝贵打开了美酒,言道:“在家里埋了十年了,今日为了招待杨东家才挖了出来。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想问问,这丝路??能不能走得通。”
杨四美呵呵笑道:“果然是为了这件事,那《宝图歌》从山西一路传出来,到了洛阳,又到了这开封,着实不寻常。”
满了酒,推杯换盏。
马致远拉扯了下领子,缓缓地说:“上一次人们谈起丝路,还是在唐时。安史之乱后,丝路就落寞了,几百年过去了在,这个名字虽然很是陌生,却依旧令人心动。”
孙宝贵劝酒:“是啊,传闻中丝绸之路,遍地生金!”
商机无数,利益无数。
杨四美沉默了。
丝绸之路确实有些久远了,汉唐时,多少色目人、汉人是往来于丝绸之路上,在各地交易,沿途的每一座城,都甚是繁华。
只可惜,唐之后,路就断绝了。
虽说元朝时,疆域辽阔,也有无数的色目人前来大都,丝绸之路似乎又恢复了生机,可仔细看,那些前来的人,大多数是因宗教、文化而来,因震撼与吸引而来,他们的主力,不是商人。
大明开国二十年,虽然也消灭了元廷,可依旧没有出现什么丝绸之路,嗯,确切地说,没有出现陆上丝绸之路,已经超越宋时的海上丝绸之路,如火如荼。
尤其是镇国公主导之下的西洋转口贸易一旦成功,中西方贸易将会变得炙手可热。
现在,有人又开始掀起了陆地上的丝路!
这背后的人能量可不小,毕竟寻常人可没什么本事能将一首歌谣,跨省传播。
杨四美转动着酒杯,缓缓地说:“丝绸之路确实利益动人心,但你们也知道,目前来看,路并不通畅,出了嘉峪关,随时都可能面临劫掠。短时间来看,恐怕还不是一个赚钱的好去处。”
马致远、孙宝贵有些失落。
好端端的路不通,买卖做不了,让人难受。
大海的贸易,轮不到开封商人插足,即便想加入进去,这些人也未必想去。
毕竟根基在开封,
杨四美抿了口酒水,轻声道:“当然,我只是说短时间内未必可行,但这个短时间,会有多短,又或者说多长,一年、两年?”
马致远眼神一亮:“这么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