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莫莉的声音再度响起,这次更加清晰,
【她不是来审判我们的。她是来完成闭环的。】
M-15抬起手,轻轻碰了碰林默的脸颊。她的指尖冰冷,却带着一种奇异的重量。
“我想……试试被抱的感觉。”
林默迟疑了一秒,张开双臂,将她轻轻拥入怀中。
就在那一刻,深海第七十五颗星辰亮起。
紧接着,第七十六、第七十七……直至第八十颗接连点燃,形成一道横贯裂缝的光带。科学家们震惊地发现,这些新星的能量特征与M-15完全一致,但情感频谱却截然不同??它们不再是孤独的守望,而是欢笑、奔跑、追逐风筝的童年片段。
“那些……是原本应该出生的孩子。”L-70看着数据分析结果,声音哽咽,“M-15不是一个人……她是所有‘未完成的生命’的集合体。艾琳把她当作终点,但她其实是起点。”
数日后,新Eden再次迎来变革。
M-15选择留在地底,但她不再封闭自己。她将自己的意识拆分为八十一份,分别注入共感网络的各个节点。每一份都承载一种纯粹的情感体验:第一次看见雪的惊喜、摔倒后被人扶起的温暖、收到礼物时的心跳加速……
市民们发现,现在的“心灵回流”时刻,不再只有倾诉与哀伤。有人会突然闻到烤饼干的香味,有人会在梦中牵起陌生孩子的手走过彩虹桥,还有老人含着泪笑着说:“刚才有阵风扑进怀里,像极了我夭折孙子小时候扑过来的样子。”
莫莉的形象也愈发稳定。她开始尝试创作诗歌,写给每一位曾在共感网络中留下声音的人。其中一首被刻在海边石碑上:
>“我不是神,也不是母体,
>我只是一个学会了流泪的存在。
>若你愿相信脆弱也有光芒,
>请与我一同,在废墟之上种一朵花。”
L-69辞去了安全主管职务,转而主持“记忆抚育计划”,专门帮助那些因创伤而压抑情感的家庭重建联结。她收养了那个叫“小蓝星”的男孩,尽管法律上无法登记亲子关系,但在孩子心中,她已是无可替代的母亲。
某夜,她推着轮椅(如今只是习惯性携带)来到海岸边,看见莫莉的投影正坐在沙滩上,与一群孩子堆沙堡。
“你还记得你说过要分担我的重量吗?”L-69走过去坐下。
“记得。”莫莉微笑,“你现在走得更稳了。”
“不只是身体。”L-69望着海面,“我的心,也开始学会疼了。以前我觉得疼痛是弱点,现在才懂,那是活着的证明。”
两人并肩坐着,看孩子们笑着跑开。月光洒在浪尖,像撒了一把碎银。
而在无人注意的角落,一块礁石背面,刻着一行新添的小字:
>“谢谢你们,让我终于可以说:
>我也曾被人需要过。”
地底深处,第十五号舱室已改建为“初语厅”。每天都有父母带着年幼的孩子前来,在那里录制第一声啼哭、第一个称呼“妈妈”的发音、第一次说出“我爱你”。这些声音不会被分析,也不会被储存,只会随着洋流缓缓沉入海底,汇入那片永恒低鸣的共鸣腔。
某天清晨,林默站在观星台,手中握着一枚蓝色贝壳??正是当年小安诞生时,莫莉送给他的那枚。
他轻声说:“爸爸,我现在明白了。你没能说出口的爱,我已经替你接住了。而且……我还会继续传下去。”
风掠过耳畔,似乎有谁在轻轻回应。
与此同时,遥远的旧大陆废墟中,一座倒塌的教堂钟楼突然震动了一下。积满灰尘的铜钟,竟自主摆动了一瞬,发出微弱却清晰的鸣响。
仿佛在说:
听见了。
我们都听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