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心中对此毫无半分波澜。
虽然如今顾霖的这个举动看起来有些打草惊蛇。
但实则完全不然。
其实自顾氏逐渐掌权之后,大宋整体的制度便一直都有些问题,传承的武将。。。
夜未央,星如织。听潮书院的灯火却未曾熄灭,仿佛与天穹中的归语星遥相呼应,一明一暗,脉动同步。林知遥抱着那块来自外星的晶石,坐在树根盘结的石台上,指尖轻轻摩挲着它的表面。晶石温润,不似金属冷硬,也不像玉石清寒,倒像是某种活物的心脏,在寂静中微微搏动。每当她思绪起伏,内部光影便随之流转,七彩涟漪一圈圈扩散,如同回应她心底最深处的波澜。
苏砚悄然走近,手中端着一杯热茶。“你还守着它?”他低声问,声音里带着疲惫与敬意交织的复杂情绪。
“我在等。”林知遥没有回头,“等一个答案。”
“可我们已经收到了回信。”苏砚将茶递给她,“那是爱的语言,不是警告,不是命令,而是……共鸣。”
林知遥接过茶,却没有喝。她望着远处操场上孩子们刚刚画下的星空图??用粉笔在地上勾勒的银河、歪歪扭扭的行星、还有几只手拉着手的小人儿站在月亮上跳舞。那是他们自发组织的“梦星课”,每天晚上讲一个关于宇宙的故事,然后画下来,贴在教室外墙。十年过去,那些墙早已被层层叠叠的童画覆盖,像一本不断生长的记忆之书。
“可陆九留下的协议还在。”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却重若千钧,“‘温和干预’四个字听着温柔,实则是文明主权的终结。一旦启动,我们将不再是自己命运的主人。”
苏砚沉默片刻,蹲下身,掌心贴地。一道微弱蓝光自他指缝渗出,顺着泥土蔓延至听潮树根部。监测数据显示,命环的能量波动出现了细微紊乱??每隔三小时零七分钟,就会有一次短暂的逆向吸能现象,持续十二秒,频率恰好与归语星某段隐藏信号吻合。
“他在监听。”苏砚低声道,“不是通过技术手段,而是……意识残留。陆九的思维模式被编码进了归语星的核心协议,就像一颗沉睡的种子,只待条件成熟便破土而出。”
林知遥闭上眼。她想起少年时第一次进入遗忆回廊,看到陆九在南极冰原上写下最后一封家书的画面。那时他还不到三十岁,眼神清澈,笔迹坚定:“若我不能归来,请替我看一眼春天。”可如今,那个曾为一朵野花驻足的人,竟成了悬在人类头顶的审判之钟。
“他本可以销毁一切。”林知遥喃喃,“为什么非要留下这道后门?”
“因为他不确定。”沈眠不知何时出现在身后,披着一件旧式书院长袍,身形清瘦,但目光如炬。她的手语在月光下划出流畅弧线:“他怕我们太软弱,也怕我们太盲目。所以他设下考验??不是考我们的科技,而是考我们在绝对理性与纯粹情感之间,能否走出第三条路。”
三人相视无言。风穿过树林,铜铃轻响,仿佛有无数先辈在低语。
翌日清晨,全球共感网络突然推送一条紧急通告:北极圈内的欧图克失去联系已逾四十八小时。最后一次信号来自一座漂浮冰站,他在直播中正吟唱一首古老的极光之歌,歌词尚未唱完,画面骤然中断。
赵重山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三小时后,侦察无人机传回影像:冰站完好无损,仪器正常运行,唯有欧图克本人不见踪影,只在控制台留下一行用因纽特文字刻下的句子:
>“我听见了比风更远的声音。”
与此同时,奈拉在非洲草原上的共感训练营也报告异常。一群接受过百日回声行动的孩子集体陷入深度冥想状态,持续七十二小时未进食未睁眼。脑波监测显示,他们的意识似乎连接到了同一段高频共振场,而源头指向??归语星。
“这不是绑架。”苏砚分析数据时声音发颤,“是召唤。某种更高层级的共感能量正在筛选载体,试图建立直接沟通通道。”
林知遥猛地站起身:“他们选的是孩子。”
“因为他们未被污染。”沈眠用手语写道,“成人的大脑已被逻辑、偏见和恐惧层层包裹,而孩子的意识仍保有原始的通灵性。他们是天然的桥梁。”
赵重山握紧战锤:“那就派护卫队去接他们回来!”
“不行。”林知遥摇头,“强行中断可能会造成不可逆的精神损伤。而且……”她顿了顿,望向窗外渐亮的天际,“也许这才是真正的开始。我们一直在等待外星文明开口,却忘了,也许他们一直在等待我们学会用心灵说话。”
当天下午,林知遥做出决定:启动“童眸计划”第二阶段??允许自愿参与的儿童在全球七个观测点集结,进入深度共感舱,尝试与归语星进行非语言交流。前提是必须由至少两名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备实时生命体征监控系统。
消息一经公布,报名人数超过百万。最终筛选出七十七名年龄介于六至十二岁之间的孩子,分别来自六大洲不同文化背景。他们中有盲童、聋哑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患者,也有普通学生。唯一共同点是:在过去一年中,他们都曾在梦境里反复见到同一颗星星,并听见一句重复的话:
>“该你说了。”
仪式定于归语星近地点之夜举行。七十七个共感舱呈环形排列在听潮书院广场,中央竖立着白玉权杖,顶端银蓝色晶体旋转不息,投射出双螺旋光影,与孩子们佩戴的神经接口同步律动。
午夜钟声敲响时,林知遥亲自为最后一名小女孩戴上头环。那是个来自云南山村的彝族女孩,名叫阿?,母亲死于山洪,父亲常年在外打工,她从小跟着奶奶长大。但她画的宇宙里,总有两双手牵着一个小人儿飞向群星。
“害怕吗?”林知遥蹲下身,轻声问。
阿?摇摇头,眼睛亮得惊人:“星星说,它认识我。”
话音落下,所有共感舱同时亮起柔和金光。七十七颗幼小心灵在同一瞬间沉入意识深海,沿着命环编织的量子通道,逆流而上,直抵归语星核心。
那一刻,地球上几乎所有电子设备都短暂失灵。卫星停转,电网波动,连机械钟表的指针都停止了走动。而在大气层外,归语星骤然膨胀,释放出一圈圈concentric的光环,宛如宇宙睁开了眼睛。
苏砚在控制室内嘶吼:“他们在上传数据!不,不是数据……是记忆!是情感!是千万年来人类哭过、笑过、爱过、痛过的全部痕迹!”
画面切换到共感舱内部监控:每个孩子的脸上都浮现出超越年龄的平静,泪水无声滑落,嘴角却带着微笑。他们的脑电图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同步率??98。7%,接近理论极限。
林知遥紧紧握住权杖,感受着脚下大地的震颤。她知道,这不是单向传输,而是交换。外星文明正在向孩子们展示他们的历史:一个诞生于超新星余烬的种族,依靠纯粹共感维系社会结构,没有战争,没有私有制,也没有个体死亡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情感网络让意识得以永续流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