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讲座现场,前排空位被人悄悄填满。主讲少年讲课中途抬头,目光停在那个熟悉又陌生的身影上。
他没有停下,只是在讲完“沉默是最长的告别”这句话后,轻声加了一句:
“但有时候,一句迟到的‘对不起’,也能成为重逢的开始。”
男子起身离开时,少年追了出来。
“爸爸。”他叫住他,“下次,坐中间吧。我想看清你的脸。”
***
艾拉站在回响之柱核心舱内,注视着全息投影中缓缓旋转的三十八本日记。金光已蔓延至每一页,文字开始自行重组,形成新的段落:
>“第39日:今天我见到了他。他比我高了,声音比我想象中温柔。我没有勇气说出‘我是你父亲’,可他抱了我。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有些血缘,从未因时间断裂。
>
>第40日:我开始学着用他的方式生活。早起煮咖啡,把钥匙放门口鞋柜。这些小事,是他日记里写过的习惯。我模仿它们,像在练习如何做一个父亲。
>
>第41日:他问我是不是经常来听讲座。我说是。他笑了,说‘谢谢您每次都坐最后一排,给我留点空间’。原来他早就知道了。”
艾拉指尖轻触投影,泪水滑落。
“你们听见了吗?”她喃喃道,“不是我们在帮他们和解,是他们在教我们,什么是爱。”
突然,警报再度响起,但这一次,音调柔和,如同钟声。
>【新信号接入】
>
>来源:未知
>
>协议:静默者通用编码
>
>内容类型:群体意识共振
屏幕上浮现出一串不断增长的坐标??全球各地,数百个未曾登记的“情感节点”同时激活。它们不在城市,不在驿站,而在荒野、战区、废弃医院、孤岛灯塔……
“这不是个体通联……”艾拉迅速调取数据分析,“这是集体回应。所有曾经沉默的父母,正在同步发出信号。”
她调出其中一段解码音频:
>“我们曾以为闭嘴是保护,远离是成全。可孩子们在信里说:你们不在的日子,我们学会了独自入睡,也学会了不再期待。
>
>现在,我们想改写结局。
>
>我们要回家。”
艾拉猛地站起,冲向通讯台:“通知所有分校!启动‘归途计划’!这不是修复过去,是重建未来!”
***
鲁斯依旧住在海边的小屋,但火炉重新燃起了火。他不再烧信,而是每天写下新的句子,贴在向日葵丛旁的木牌上。
>“今天我做了味噌汤,没放太多盐。”
>
>“我梦见你穿着校服回家,书包上挂着铃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