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沃克顿时带着点得意的神情,笑了一下,说道:“艾莉森,请你先看完,这里面我可是提了不少的意见。”
“那我开始期待起来了。”
艾莉森笑了一下,继续看下去。
只见文章写道:
““昨夜,第85届奥斯卡金像奖在洛杉矶好莱坞的杜比剧院隆重举行。
本届奥斯卡竞争激烈:丹尼尔·戴–刘易斯凭借《林肯》第三次加冕影帝,詹妮弗·劳伦斯以22岁的年龄摘得影后,成为奥斯卡史上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之一。
李安继《断背山》之后再次夺得最佳导演,而本·阿弗莱克则以《逃离德黑兰》逆袭夺得最佳影片。
由詹姆斯·普利兹克执导的《水滴》获得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配角、最佳原创剧本及最佳摄影五项提名,最终仅由摄影师戴瑞斯·康吉斩获最佳摄影奖。
然而,未能到场的男主角陈诺,却在错失奖项后,成为当晚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名字之一。
在往年,这样的焦点属于哈维·韦恩斯坦。
但今年,这位奥斯卡老牌推手主导的《大师》颗粒无收,仅靠《乌云背后的幸福线》的詹妮弗·劳伦斯拿下影后,为其赢回一丝颜面。
有趣的是,《乌云背后的幸福线》最早在上海电影节首映并获奖,詹妮弗·劳伦斯正是凭此片摘得影后,而当时的评委会主席正是陈诺。
彼时,许多影评人质疑这一结果,
然而一年后,奥斯卡用一座小金人为她正名——也间接为陈诺正名。那些曾质疑他‘缺乏专业性’的声音,如今显得格外可笑。”
看到这儿,艾莉森不由得笑了笑。
果然有一手,调查得挺仔细,应该翻了不少去年6月份的报纸,但是,又何止是美国呢?
昨晚,她和古丽娜扎在比弗利山庄的大房子里看奥斯卡直播,女孩也登上了中国那边的社交媒体一直在看着那边的舆论反应,也让了解到了中国方面的动静。
要说当初最为责怪陈诺把影后给了詹妮弗·劳伦斯的人,据她所知,可不是美国人。
为此她当初其实捏了一把冷汗。
作为曾经的竞选专家,她对于民粹和官僚主义可是了解至深。
在她看来,陈诺当初的行为实在是在刀锋上跳舞,一不小心就会引火上身。为的还是一部韦恩斯坦影业出品的电影,实在是没有必要。
如果她是中国那边的公关经理,她是绝对不会让她年轻的老板这么做的。
哪怕珍妮佛·劳伦斯演得像个奥斯卡影后又怎么样呢?!
结果没有想到——真的居然拿到了奥斯卡影后!
好吧。
这让她也忍不住开始反思。
是不是她把政治圈的一些肮脏心思用在这边并没有必要,在某人面前,可能最简单最纯粹的处理方式,才是最好的手段?
如此一来,不仅仅是民间舆论兴高采烈,她最担心的东西也化为乌有。
今天早上,甚至中国焕新公司的人把电话打到了娜扎的手机上,说是上海那边有领导想要和她们的老板通话!
由此说明,这件事在中国的影响力,可不仅仅只是一个外国女明星拿了奥斯卡影后那么简单。
不过,这些东西CAA不了解那就太正常不过了。
“艾莉森,咳,我知道有点长,但……请你耐心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