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无忌慌忙上前扶住,才发现他指缝间渗出血丝。
“陛下!”
“无妨。”
李世民推开他,用袖子擦了擦嘴角,眼神却亮得吓人:“传朕的命令,明日起,民夫口粮减半,士兵口粮充作民夫粮草。告诉他们,破城之后,安市城的财物,分他们三成。”
这是饮鸩止渴的法子。
长孙无忌张了张嘴,终究没有再说什么。
他知道,此刻的李世民,已经听不进粮草、民力、后患这些词了,他心里只剩下那座必须筑起的土山,和土山背后的安市城。
七日之后,土山已经比第一次更高了。
李道宗跪在李世民面前,额头贴着冰冷的地面:“陛下,再有三日,便可完工!此次地基深挖五丈,木架用的是战船龙骨,夯土用了糯米汁混合石灰,便是再用火攻,也绝无可能崩塌!”
李世民闻言,并没有说话,而是走出营帐,仰头望去。
这座用无数汗水、血泪堆起来的土山,像一头巨兽,盘踞在安市城前。
山头上,士兵们正在安装最后几门火炮,炮口黑洞洞地对着安市城城墙。
“好。”他缓缓地开口道:“三日后,朕要在这里,看着杨万春开城投降。”
然而,第三日清晨,等来的不是土山完工的捷报,而是安市城的异动。
杨万春竟然打开了城门。
不是投降,而是出战。
一万高句丽士兵列阵城外,阵前飘扬着杨万春的将旗。
更奇怪的是,他们没有携带攻城器械,反而推着几十辆装满干草的车。
李世民站在土山上,用望远镜看着这一幕,眉头紧锁。
李道宗在一旁道:“陛下,此乃诱敌之计!他们必是怕了我军土山,想引我们出战,趁机袭扰!”
李世民默然不语。
他看着那些干草车,忽地想起第一次土山崩塌时,燃烧的火药桶滚下山坡的样子。
“传朕令!”
他放下望远镜,声音异常平静地道:“所有火炮,瞄准城门内三百步。投石机,装火油罐。”
李道宗一愣:“陛下,他们在城外。”
“照做!”
军令如山。
黑洞洞的炮口缓缓转动方向,不再对着城墙,而是指向城门深处。
半个时辰后,杨万春的军队动了。
他们推着干草车,慢慢向唐军营地靠近,却在距土山百丈外停下,点燃了干草车。
浓烟滚滚而起,借着风势,直扑唐军阵地。
“是烟幕!”
李孝恭大喊:“他们想趁乱袭营!”
然而,浓烟还没飘到土山,安市城的城门忽然‘哐当’一声关上了。
紧接着,城门内传来震耳欲聋的爆炸声。
李世民瞳孔骤缩。
他终于明白杨万春的计策了。
他们不是袭扰,不是火攻,是炸土山。
杨万春根本没打算守城门,他趁着唐军重建土山、注意力全在正面的时机,在城门内侧挖了地道,填满了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