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晚,他在江边点燃一支蜡烛,将两枚铜钱并排放置。当月光洒落其上时,颈侧的密钥接口突然发热,芯片自动启动,播放出一段从未解码过的音频:
>“……我是楚芸。1946年冬,我被迫离开昆明,带着女儿北上。我知道他们还在追查‘灰烬代码’的继承者。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成为靶子。所以我改名换姓,把她交给一对无子女的教师夫妇抚养,自己转入地下,继续传递信息。这些年,我藏过电报,送过密件,甚至伪装成日本遗孤混入文化部门,只为摧毁一份份被篡改的历史教材……
>我对不起女儿,也对不起母亲。但我相信,只要有人记得,我们就没输。
>若有一天,你们找到这枚铜钱,请告诉我的孩子??
>妈妈不是抛弃你,妈妈是在保护火种。
>汤圆每年我都煮,可从来没人一起吃。
>现在,我累了。我把最后一段记忆录在这里,交给风,交给江水,交给命运。
>谁若听见,请替我说一声:
>**‘娘,我回来了。’”**
录音结束,江面寂静。
周文跪坐在岸边,久久不动。良久,他取出保温桶,打开盖子??里面是刚煮好的红糖姜汁汤圆,热气袅袅升起,香气弥漫夜空。
他舀起一颗,轻轻放入江中。
“娘,我回来了。”他低声说,“楚家的灯,还亮着。”
翌日清晨,团队根据音频中提及的地名“北平西直门外槐树胡同”,调阅建国初期户籍档案,终于查到一条记录:1951年,一名叫“林素芬”的女子登记为小学语文教师,籍贯标注“湖南长沙”,配偶早亡,育有一养女,名为“林昭”。
“昭?”楚昭阳睁大眼睛,“是不是因为我?”
周文抚摸他的头:“是你外祖母给你起的名字。她一直记得你。”
线索指向北京。但他们尚未动身,公安部突然通报:**“山樱”残余势力已在海外建立“新东亚文化复兴联盟”,公开宣称要“重塑黄种人精神谱系”,并在多个国家设立“记忆净化中心”,强制青少年接受“祖先溯源疗程”。**
更令人震惊的是,该组织核心成员中,赫然出现两名中国籍学者,曾参与国家历史编纂项目。其中一人竟是当年西山会议幸存者之后,却在演讲中声称:“我们的文化根脉在扶桑,汉字源于甲骨文的说法是民族自我欺骗。”
舆论哗然。
周文冷笑:“他们不怕真相,只怕记忆被普通人掌握。所以现在,他们要反过来定义‘谁是中国人’。”
林婉清提议:“我们发布楚芸的录音,揭露‘山樱’如何迫害亲历者后代。”
“不够。”周文摇头,“他们早有准备,会说这是伪造。我们必须让他们亲眼看到,什么叫真正的血脉共鸣。”
他决定启动“灯塔计划”终极阶段:**在全国三十个信标地点同步举行“血缘验证仪式”??邀请楚芸可能的亲属、学生、战友后代,携带家族信物前往指定位置,进行十分钟真实讲述,并现场采集DNA样本,比对是否与楚氏家族匹配。**
第一站,选在北京西直门原槐树胡同旧址??如今已是地铁六号线施工区。他们在工地围挡内搭起简易讲台,挂上横幅:“这里曾住着一位不肯忘记的老师。”
首位登台的是位八十多岁的退休编辑,名叫陈慕兰。她拿出一本破旧日记,翻开第一页:
>“1952年9月3日,晴。今天来了位新同事,林老师。她说话轻,笑得少,但批改作文特别认真。有个孩子写《我的家乡》,说云南有座山叫弥勒寺,她突然哭了。晚上我看见她在办公室煮汤圆,一个人吃,眼泪掉进碗里……”
她讲述整整十二分钟。结束后,技术人员当场采样,上传至基因数据库。
十二小时后,结果返回:**“高度匹配楚氏母系线粒体DNA序列,相似度99。7%。”**
全场静默,继而爆发出掌声。
第二站,上海虹口。一位老人带来一把旧二胡,说:“这是我师父留下的。他是抗战时期文艺宣传队的,常说有个女老师每次听《黄河大合唱》都会流泪,说那是她母亲教她的。”
DNA比对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