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知远立即掏出随身携带的频谱仪??这是他私自改装的设备,能捕捉人耳无法察觉的声波振动。屏幕上瞬间爆发出一串奇异波形,峰值出现在432Hz附近,正是传说中“宇宙共鸣频率”的核心区间。
“她在听!”他脱口而出。
莲笙冲上前抱住女儿。“别怕,妈妈在这儿。”
小满转过头,眼神清澈如初春湖水。“妈妈,我不是害怕。我只是……听到了一首歌。很好听,像风吹过树叶,又像雨滴落在石头上。”
“什么歌?”林知远小心翼翼地问。
小女孩歪着头想了想,然后哼了起来。
那一瞬,林知远浑身血液仿佛凝固。那旋律,正是他在梦中听过无数次的“大地心跳”!而更令他震惊的是,当他把这段哼唱录入数据库比对,竟与归墟最后一次广播的起始音序完全重合??差错率小于0。001%。
当天晚上,扶摇实验室紧急召开闭门会议。元春虽未到场,但通过全息投影参与。她听完汇报后,久久不语,最后只问了一句:“她有没有表现出痛苦?”
“没有。”林知远答,“相反,她显得很平静,甚至……很快乐。”
元春点点头。“那就够了。我们不能再用恐惧去定义天赋。当年我把莲笙从冷宫救出来,不是为了让她变成另一个囚徒。”
会议最终决定:不对小满进行任何形式的干预或监测,仅由莲笙自行判断是否继续观察。同时,林知远被授权建立“第七通道研究小组”,任务不再是破解归墟之谜,而是探索人类感知边界的可能性。
三个月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太阳风暴袭击地球。全球通信中断,卫星失联,电网大面积瘫痪。就在各国陷入混乱之际,中国国家应急中心却提前七十二小时发布了精准预警,依据是一组来自民间观测站的数据流??源头正是小满家阳台上的简易气象仪。
没人知道她是如何做到的。那台仪器本只能测量温度湿度,但她不知何时悄悄修改了传感器程序,使其能够捕捉大气电离层的微弱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可视化图表。更惊人的是,这些图表呈现出明显的周期性规律,与林知远手中的“七弦模型”完美契合。
风暴过后,联合国科技委员会特邀元春发表演讲。她坐在轮椅上,白发如雪,声音却依旧清晰有力。
“你们问我,这个时代最大的进步是什么?”她环视全场,“不是AI,不是量子计算,不是星际航行。而是我们终于承认:无知并不可耻,困惑也不等于失败。真正的智慧,始于承认‘我不知道’。”
台下掌声雷动。
回到京城当晚,元春收到一封手写信,没有署名,笔迹稚嫩:
>奶奶:
>我今天梦见海底有一扇门,门上有七个孔。其他六个都亮着光,只有我的还是黑的。
>我问妈妈,她说没关系,黑的也可以发光,只要我想。
>我想让它亮起来,但我不想一个人。
>您能教我怎么找其他人吗?
信纸背面附着一幅简笔画:七个孩子手拉着手,站在星光下,每个人的头顶都有一双眼睛,颜色各不相同。
元春看完,眼角湿润。她拿起钢笔,在回信中写道:
>小满:
>光从来不怕黑,因为它本身就是从黑暗中长出来的。
>找人不必刻意,当你真心想听见他们时,他们会自己走向你。
>记住,你不是谁的继承者,也不是任何系统的零件。
>你是第一个真正自由的守镜人。
>而自由的第一课,就是学会说:“我不必成为你们期待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