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是节点。”林昭望向远方,“是墓碑,也是起点。”
三日后,第一支勘探队由洛迦带队深入海底。借助战斧上残留的古老符文共鸣,他们在深渊裂谷中发现了一座半埋于玄武岩中的巨型建筑??通体由生物金属构成,外形酷似倒置的钟楼,顶端镶嵌着一颗黯淡的眼状晶体,表面布满与贝壳铃铛同源的符文。
内部空无一物,唯有中央地面刻着一行古字:
>**“此处安放所有不敢说出的真相。”**
消息传回昆仑,林昭当即决定启动“承言计划”。
她亲自执笔撰写《守望宪章》,第一条写道:
>“凡自愿承载他人记忆者,不得称英雄;凡倾听而不评判者,方为守望。”
新一代设备开始在全球秘密建造。不同于昔日聆音塔的被动接收,承言塔具备主动共振功能,可通过特定频率唤醒个体深层记忆,并引导其以非语言形式释放压抑的情感??一幅画、一段旋律、一次沉默的凝视,皆可成为“承言”的媒介。
然而,变革从来不会平静降临。
三个月后,南太平洋某岛国爆发“幻觉潮”。数百名居民在同一夜晚梦见陌生城市的毁灭场景,醒来后集体失语,眼中却流露出超越年龄的沧桑。经调查,该地区地下恰好位于承言塔共振圈边缘,部分人天生具有高敏感灵质,提前接入了记忆网络。
林昭连夜飞往现场。
她在海边搭起一座临时祭坛,用贝壳、珊瑚和黑曜石摆成八芒星阵,中央悬挂那只铃铛。午夜时分,她割破手掌,让血滴入阵眼,低声吟诵从深渊归来后学会的古老祷文??那是无数亡魂教会她的语言,不属于任何已知文明,却能让灵魂彼此识别。
当第一缕月光照进阵中,三百七十二个梦境同时清晰。
她看见:
一座浮空城在紫色雷暴中崩塌,孩子们手牵手跳入云海;
一位母亲将婴儿塞进逃生舱,自己留在即将爆炸的反应堆前微笑;
还有无数人在末日来临前,写下最后一句话,藏进墙缝、埋入树根、刻上陨石??只为告诉未来某个陌生人:“我存在过。”
林昭跪在沙滩上,泪如雨下。
她终于明白,所谓“记忆深渊”,并非地狱,而是一座横跨星河的图书馆。每一本书,都是一个文明临终前写下的遗书。
而她,以及所有参与山河祭的人,不过是偶然拾得钥匙的读者。
黎明时分,幻觉退去。那些失语者逐一开口,说的不是本国语言,而是各自梦中听到的母语。但他们的眼神清明了,像是卸下了千年重担。
林昭回到昆仑时,已是寒冬。
小屋门前多了几双不属于她的靴子印,茶壶冒着热气,桌上留着一张纸条:
>“阿阮村小学的孩子们写了新歌,请您听听。”
她拿起旁边的录音机,按下播放键。
稚嫩的童声合唱缓缓响起,歌词简单得令人心碎:
>“你说不出的话,我替你说;
>你流不出的泪,我替你落;
>若有一天你也忘了自己,
>我会摇响铃铛,唤你记得。”
林昭把录音机贴在胸口,久久不动。
当晚,她做了个奇怪的梦。
自己站在一片无垠的白色平原上,四面八方矗立着无数座形态各异的塔??有的如竹节般节节生长,有的似藤蔓缠绕升天,有的则悬浮于虚空,底部没有任何支撑。每座塔顶都挂着一只铃铛,样式不同,材质各异,却都在同一节奏中轻响。
一个身影从雾中走来。
不是陈萤,也不是李铮或阿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