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不是一无是处,方才我与他设题考较,他问答虽有瑕疵,算不上尽善尽美,但对经义却已入门径。
可见他对读书上心的,只要善加引导,会是可造之材。
他不过才十三岁,已算有些难得了,颇有几分才智。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三妹妹如此聪慧敏悟,环儿与你一母同胞,怎么会是愚笨之人。
他入国子监旁听,我会交待几位教谕,对他严加督促,只要用功二三年。
贯通四书时文,扎稳根基之学,到时下场一搏,进学便大有指望。
即便十五六岁中秀才,学子中也算了不起成就。
到时二房能出举业之子,老爷一辈子心愿得偿,门户也有子弟支撑。”
……
探春被挑动心事,情素紊乱,难以自己,只想远远逃开,从此不再见他,偏脚下不愿离开分毫。
贾琮一番温言,让她神志凝聚,但其中细腻柔情,越发勾的心魔难褪。
想到自己太过荒唐,枉顾人伦,痴心妄想,幻海情痴,难以自拔,实在大逆不道。
心中又羞又愧,气郁冲撞,一时天旋地转,贾琮见她脚步虚浮,似乎就要摔倒。
连忙上前扶住她肩头,问道:“三妹妹这是怎么了,脸色这么难看。”
探春见他目光关切,似乎能照入心底,下意识阖上明眸,不敢再去多看。
有这样的堂哥哥,难道还不够知足,要让三哥哥察觉出来,只怕再不会理会自己,自己也没脸做人。
到时活着还有什么趣味,正该匡正心性,消了宿业魔障,只做一对同心兄妹,方能长长久久。
……
她收敛住心神,说道:“方才去东路院,走的急了些,或许是吹了风,有些不自在起来,没什么大碍。
多承三哥哥吉言,希望环儿能够争气,不辜负三哥哥一番期望。”
贾琮说道:“妹妹尽管放心,我帮你看着环儿,只要他肯用心读书,必定会有出息的。
侍书还没回来,我让玉钏来扶着你,我先陪你回东府歇着。”
贾琮帮探春系上披风,扶到圈椅上坐下,又去叫了玉钏过来,三人一起回东府。
等陪着探春回自己院子,扶她在绣榻上和衣靠着,贾琮见她气色有些好转,正陪着说些闲话。
突然见晴雯急匆匆进来,说道:“三爷,你可让我好找,方才宫里有内侍过来传信。
他们原是去了城外工坊,因说三爷今日去户部办差,内侍便去了户部大堂。
户部的官儿说三爷已回府,他们便又追到这里,我去西府传信,小红又说三爷回来了,让我一顿好跑。”
探春听了这话,心中一惊,说道:“这个时候让三哥哥入宫,可是什么急事?”
晴雯说道:“宫里内侍在外院等候,并没有说什么事,只说圣上急召三爷入宫。”
……
探春问道:“眼下战事紧急,圣上急着让三哥哥入宫,会不会和战事相关。”
贾琮说道:“昨日数轮军报快马入城,城内九门连夜增兵警戒,今日宫中必有圣断,这也在意料之中。”
探春神色担忧,说道:“即是圣上召见,三哥哥尽管快去,可不敢耽搁了。”
贾琮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便转身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