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件非常考验将帅经验的事。
不过对于赵立宽及其麾下诸将来说,已经习以为常。
许多兵将跟随他在西南打了一年,又在西北打了半年,五百多天的重复,早已经烂熟于心。
很快,各军分配完毕,对了军中口令回去落营下寨。
赵立宽则嘱咐顾英照顾好那辽国公主,随后点赵三率十余亲兵,与节度书记官带路下赴宴。
赵立宽还没到,十余位文武官员已在半道相迎,十分隆重。
互相行礼介绍后得知,为首身着隆重官服,精神健硕,发须夹白,年纪和老岳父高思德差不多的就是朱定国。
他打量别人时,众人目光更是齐刷刷汇聚在他身上。
赵立宽早已习惯大家的瞩目和震惊。
确实像他这样年纪轻轻统帅大军的,纵观几千年历史也不多。
只有霍去病、李世民、沐英等,确实十分罕见,数百年未必见得着。
宴会设在黄河边一处亭子里。
地上已经铺了西域的羊毛地毯,菜肴丰盛,比之京城有不少差距。
双方客套之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朱定国又带他去看了集结在府谷城外的部队。
足有上千人,甲胄齐全。
请他登上高台观看演武。
赵立宽有些莫名其妙,这欢迎仪式也太特殊了吧?或许是激府州的传统,他们对人表达尊敬就是这样。
不过有一说一,府州兵不愧是边军,行动利落,阵型变化迅速。
特别是一百名骑兵精锐,骑射功夫了得,绕圈一一开弓,箭矢八九成都能中八十步外靶,看得他拍手叫好。
称赞道:“朱节帅戍边几十载,名扬西北,亲眼所见果然不凡,这些个个都是军中好手啊。”
不过严整不够,变阵一味追求快而忽视和周围友军军阵的配合。
只能说小规模作战肯定厉害,但不适合大军团作战。
不过这些他没说出来。
朱定国听了哈哈大笑十分高兴,也谦虚道:“我们这些哪能和大帅相比。”
赵立宽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道:“朱节帅,某奉诏讨贼,如今兵力不足,要征调贵部人马,请问你们有多少兵马可用。”
听他这么严肃的说,在场所有人都严肃起来。
被他吹高兴的朱定国郑重起身,行上下级礼道:“禀大帅,我军镇人马除去戍守各城寨要地外,大约有三千人能调用。
其中马军五营一千零八十六人,步军五营两千两百人。
人马俱已齐备,随时可以调遣使用。”
赵立宽很高兴,之前有人跟他说朱定国脾气暴躁不好相处,也没那么不好相处嘛。
“有劳节帅,有劳诸位。
军情如火,不能耽搁,请节帅一统军,将府州兵马编成一军,明天一早随大军出发渡河。”
宴后,赵立宽直截了当拒绝入城邀请:“大军在外,不便入城惊扰百姓,请统府州兵的将军今晚到我帐中点卯,告辞,诸位不必送了。”
等骑马与众亲兵回营,安置好马匹,巡视一圈营地后,赵立宽回到亲兵搭建好的中军大帐。
刚落座打开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