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辞拿起画看了看,嘴角微扬,轻轻盖上被子。
翌日清晨,一封邮件从怒江发出,抄送至国内外多家公益组织与学术机构:
>**主题:关于“破晓计划”首批研究成果的公开分享**
>
>各位同仁:
>
>我们很高兴宣布,经过三个月实地调研与实验,首例高原低温恒温染色系统已在云南怒江傈僳族村寨成功运行。配套研发的天然染料数据库已完成一期建设,涵盖17种濒危植物提取方案。
>
>更重要的是??
>
>本项目证实:传统手工艺的现代化转型,无需以牺牲文化本真性为代价。相反,当科技学会倾听土地的声音,它才能真正服务于人。
>
>即日起,所有技术参数与操作手册将开源共享。欢迎加入,共同书写属于普通人的光辉叙事。
>
>此致
>
>破晓高原研发中心
>首席技术顾问:F。T。S。
>项目统筹:R。C。
邮件发送出去的同时,第一车印有“黎明”系列图案的成衣正装箱启程,送往上海时装周特别展区。标签上写着一行小字:
>**“由32位绣娘与1位工程师共同完成”**
而在村口的老槐树下,封庭深正教昭昭使用显微镜观察纤维结构。小女孩兴奋地喊:“爸爸!这个线里面有星星!”
他笑着纠正:“是光线折射啦。”
但她坚持:“就是星星!是你送给我们的!”
他望着女儿灿烂的笑容,又抬头看向不远处正在指导绣娘记录数据的容辞,阳光洒在她身上,宛如十年前那个清晨,她端着咖啡走进书房的模样。
不同的是,这一次,他终于学会了等待,也终于等到了光。
山河无言,岁月奔流。
有些爱,历经破碎,才知珍贵;
有些人,走过千山,方能重逢。
在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上,
新的故事,正一针一线,徐徐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