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4章
“不是指导,来看看,学习学习。走吧,进去看看。”
一行人走进了最大的联合车间。
车间大得惊人,足以容纳几个足球场。
阳光从高处布满灰尘的玻璃窗斜射下来,形成一道道昏黄的光柱,光柱中尘埃飞舞。
无数台庞然大物般的机床、锻压设备、天车,如同史前巨兽般静静地匍匐在阴影里,沉默着,大多数都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油污和灰尘。
只有少数几台机器在运转,发出单调而沉重的轰鸣,反而更衬托出整个空间的空寂。
工人们穿着洗得发白、甚至带着补丁的深蓝色工装,三三两两,或站在机器旁,或聚在一起低声交谈。
看到这一大群“上面来的”领导,他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目光复杂地望过来。
厂长老李在一旁引路,介绍着:
“首长,这是我们厂五三年建厂时,那边援助的五千吨水压机,当时可是亚洲第一!还有那边,是我们自己仿制的龙门铣床,能加工十几米长的工件。。。。。。”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自豪,努力在这些沉默的钢铁巨物身上,寻找着往昔的辉煌。
老人默默地听着,脚步缓慢。
他走到一台显然已经闲置很久的立式车床旁,停下了脚步。
这台车床巨大无比,但导轨和刀架上已经能看到斑驳的暗红色锈迹,像是一道道凝固的伤疤。旁边散乱地堆放着一些半成品工件,也同样锈迹斑斑。
他伸出右手,用指关节,轻轻敲了敲冰冷的、带着锈迹的床身,发出“叩、叩”的沉闷声响。
他抬起手指,看着指尖沾染的那一点点褐红色的铁锈末,良久不语。
整个车间的空气仿佛都随着他这个动作而凝固了,厂领导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有些不自然。
“李厂长,”老人终于开口,声音不高,却在寂静的车间里异常清晰,“这台床子,是哪年的?”
李厂长赶紧上前一步,毕恭毕敬地回答:
“报告首长,是。。。。。。是五五年,第一批苏联专家带来的,和我们厂同龄。”
“二十三年了。”老人轻轻说了一句,像是陈述,又像是叹息。
他将指尖的铁锈末轻轻捻掉,目光扫过车间里更多处于闲置或低效运转状态的设备,“这些老伙计,为我们国家的工业建设,立过汗马功劳。可它们,也老了,累了。”
他转过头,看向李厂长和书记,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直抵核心的锐利:
“我这一路看过来,也在想一个问题。我们很多厂子,机器还是这些机器,厂房还是这些厂房,工人还是这些勤劳肯干的工人。可为什么,我们生产出来的东西,成本越来越高,质量却有些跟不上?有些产品,放在仓库里,成了积压品。这,是为什么?”
这个问题,比在专列上问得更加具体,也更加尖锐。
它直接指向了计划经济体系下,企业只关注产值、不关注市场和效益的致命弊端。
李厂长的额头渗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张了张嘴,习惯性地想汇报产量和完成计划的百分比,但看到老人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睛,又把话咽了回去,脸色憋得通红,最终化作一声无奈的低语:
“我们。。。。。。我们一直是严格按照国家下达的计划生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