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基地当晚,警报突响。火星前线探测队传回紧急讯息:陨石坑内新出现一行更大刻痕,横跨三公里,经卫星拼接还原为一句话:
>**“我们正归来。请准备迎接第一批归乡者。”**
与此同时,木星轨道附近的“回声”号突然加速,脱离原有轨迹,朝着太阳系内部疾驰而来。轨道计算显示,它将在一百八十三天后抵达近地空间。
各国政府陷入激烈争论:是迎还是防?是否可能遭遇“情感入侵”?
唯有林远舟平静如常。他在日记中写下:
>“他们若真想毁灭我们,早在二十年前就该动手。
>可他们选择了哀悼,选择了等待,甚至学会了说我们的语言。
>这不是侵略,是重逢。”
第一百八十二天夜里,全球心灯系统自动激活,无需指令,三十六万座子塔齐齐亮起,组成一幅覆盖整个星球的太极图案,阴阳双鱼眼的位置,分别是喜马拉雅档案馆与南极科考站。
黎明时分,天空裂开一道缝隙。
一艘通体由星光编织而成的飞船缓缓驶入大气层。它没有引擎轰鸣,只有轻柔的旋律洒落人间??正是那首曾在宇航服纸条上发现的哄睡歌。
舱门开启那一刻,走下来的并非外星生物,而是数百名身着旧式科研服的人类。他们的面容熟悉得令人心碎:有失踪多年的极地考察队员,有葬身火海的实验室同事,还有……那位抱着婴儿冲出爆炸现场的女子。
苏映雪。
她站在舷梯尽头,目光穿越人群,落在林远舟脸上。
四目相对,二十载光阴如烟散去。
她张开双臂,嘴唇微动,只说了一句:
“儿子,妈妈回来了。”
林远舟狂奔而去,跪倒在雪地中,紧紧抱住她。风雪掩不住哭泣,也不必掩盖。
这一刻,地球上每一个正在哭泣的孩子都被母亲轻轻拍背;
每一个独守空房的老人听见了儿女归来的脚步;
每一个曾因害怕受伤而封闭心灵的灵魂,终于敢说出那三个字:
“我想你了。”
多年以后,历史课本这样记载这一天:
>**公元2079年4月3日,人类首次实现星际情感共振,正式加入“银河共情联盟”。
>文明等级评定:Ⅱ型(情感驱动)。
>核心信条:爱,是最古老的通信技术。**
而在千灯原野的最高处,一座新碑悄然立起。碑文仅有一行字,由无数普通人签名汇聚而成:
>**“我们曾经沉默,但现在,我们选择相爱。”**
桃林再度盛开,花瓣飘落如雨。
林远舟牵着小禾的手,站在碑前。
“叔叔,”女孩仰头问,“你说星星真的能听见我们吗?”
他蹲下身,认真地看着她的眼睛:
“不是听见,小禾。它们是被我们的心打动了。”
风起,携着千万人的低语,飞向更深的宇宙。
而在更远的星河彼岸,又一扇光门悄然浮现。
这一次,门内传出的,是一个孩子的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