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老。”
“这个时间,我们大概也就只能去逛一逛夜市了。”
叶开看了一眼腕表上的时间,已经是晚上八点多,于是就对吴老笑言道。
“夜游南长街,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吴老点点头,表示赞同。
孙副秘书长虽然没有出来,但是吴老对于夜游这件事情,似乎非常感兴趣,而且兴致还比较高,一点儿都看不出来他已经是八十三岁高龄的老年人。
从身体素质这方面来讲,吴老大概要比很多五十多岁的普通人更好一些。
这一点,倒是让叶开有些刮目相看,心说成功的人果然都是自律到了极致,能把自己的所有一切都管理好,确实值得钦佩。
五溪北倚长江,南临太湖,历史悠久,不仅有秀美的江南园林,还有上千年历史的古运河。
这颗镶嵌在太湖之滨的璀璨明珠,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文化的瑰宝与吴文化的发源地,富饶繁荣的水乡就如同一幅流动的江南画卷。
走进这里,既能感受到江南水乡的柔情与温婉,也能感受到八百里太湖的壮阔与豪迈。
如今的五溪,不仅可以找到现代都市的繁华,还能找到鱼米之乡的灵秀,是一座兼具松弛感与时尚感的城市。
“江南的山水,好是好,但是也容易让人沉浸其中,丧失了斗志。”
吴老坐在画舫之中,顺流而下,他看着窗外的风景和岸上走动的行人,忽然这么对叶开说了一句。
“因人而异吧。”
“我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边儿的气候,总是会觉得身上黏黏糊糊的,而且到了这里之后,整个人的气场都会受到一种若有若无的压制。”
“相对而言,我更喜欢北方那种干爽的气候。”
“不过,单纯从看风景这方面来说,江南确实不错。”
叶开不知道吴老这句话,到底是有感而发,还是另有所指,于是便直抒胸臆地评价了一下自己对江南风景的直观感受。
“这座桥就是清名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
“它虽然算不上江南最宏伟的桥,却是最符合水乡节奏的桥,这里曾经是京杭大运河上的重要码头,当年南来北往的商船在这里装卸货物,船夫的号子、商贩的吆喝,或许都曾在这桥洞间回荡过,如今只剩下桨声轻摇,却依
旧能让人想起那段热闹的过往。”
吴老指着他们经过的一座石拱桥,对叶开说道。
“是啊。”
叶开点点头,目光随着河岸移动。
两侧的建筑立面,藏着不少惊喜,不像有些古镇满是千篇一律的商铺,南长街的老房子大多保留着明清时期的格局,白墙黛瓦上爬着藤蔓,木格窗里透出暖黄色的灯光。
画舫行经之处,路过一家挂着丝业公所’牌匾的老宅。
“五溪一直都是纺织业重镇。”
“这里曾是江南丝商的聚集地,清末民初时,五溪的蚕丝远销海外,被称为丝都。”
“南长街就是当年丝商们洽谈生意、交流技艺的地方。”
“现在老宅改成了小型展馆,透过玻璃能看到当年的蚕茧筐、缫丝工具。。。。。。”
“不过,现在五溪的纺织业也是举步维艰,日子很不好过。”
吴老提到丝商这个话题的时候,难免会想到如今的五溪纺织业,神情之间就有一些忧虑的模样儿。
对于他来说,研究经济大模型之下的各行各业现状,进而为下一步的政策提供合理建议,也是分内之事。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一个行业想要持续发展下去,就不可能一成不变,五溪的纺织业虽然现状面临着一些问题,但是只要想想办法,动动脑筋,未尝就没有再创辉煌的机会。”
“海外市场发展不好,国内市场还是可以做的嘛,老百姓也需要消费升级,如果做好的话,解决生存问题并不困难,想要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多下功夫了。”
叶开对于五溪纺织业的困境,倒是并不觉得就无药可救。
事实上,开拓海外市场和拓展内需同样重要,而拓展内需相对来说更加重要一些,是很多行业的基本盘。
毕竟海外市场受到国际政策变化等多重因素影响,未必就能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正如同尚德集团一样,完全依赖于海外市场的生意,一旦出现大的变局,立刻就会遭遇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