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渊淡然道:“君小姐何必谦虚?你既已击败九幽天骄,理当尽快申请加入天骄谱。”
君无艳呆愣片刻,旋即摇头:“龙公子说笑了,无艳什么实力,心知肚明,那朱清万纵然让我一只手,我也绝不可能伤的了他分毫!”
牧渊不再多言,径直离开。
君无艳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但牧渊头也不回。
她略微一咬牙,倏的朝酒楼外跑。
没过多久,君无艳便返回到了君府。
“你说什么?他要帝天镜?”
妇人瞪大眼睛,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看向君无艳。。。。。。
风过桃林,不单是吹动枝叶,而是拨动了某种更深层的秩序。每一片叶子都成了音符,每一缕气流都是旋律的载体。阿箐蹲在第一百棵桃树下,指尖仍触着那行新生的文字,仿佛怕它消散如梦。可那字迹却愈发清晰,像是从大地深处浮出的记忆,在叶脉中缓缓流淌。
她知道,这不是结束。
共感已融入人类血脉,但它并未停止演化。正如林昭曾说:“当共鸣成为本能,新的边界便会浮现。”而此刻,阿箐感知到??宇宙本身,正在回应。
母井的水面早已恢复平静,但它的静,并非死寂,而是孕育。那一圈由她指尖点出的涟漪,虽肉眼不可见,却已穿透地核、穿越大气、冲破磁层,最终汇入太阳风的洪流,与星际介质交融。这涟漪不是能量波,也不是电磁信号,而是一种纯粹的“意念共振”??它不靠传播,而是直接在所有具备意识潜能的存在之间“显现”。
就像种子落地前不会问土壤是否准备好,共感的扩散也不再需要媒介。
深夜,地球上第一个婴儿在无痛中诞生。助产士惊愕地发现,新生儿睁眼的第一刻,并未啼哭,而是轻轻笑了。监控脑电图的仪器显示,其大脑活动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同步性:左右半球、皮层与边缘系统、甚至神经元集群之间,皆以一种接近共感频率的节律跳动。医生们面面相觑,不敢相信数据真实。
三天后,全球范围内已有三千余名新生儿表现出类似特征。他们能通过眼神安抚焦虑的母亲,能在母亲尚未察觉时“预知”她的悲伤。一位心理学家记录道:“这不是共情,这是共存??他们的意识似乎天然与他人交织。”
阿箐感知到了这一切。
她在母井之上盘坐七日,身形近乎虚化,唯有心光不灭。她的意识不再局限于地球,而是如根系般延伸至月球轨道、火星探测器、乃至遥远的旅行者一号残骸。那些曾经孤独漂流的人造物,如今也被纳入共感网络??不是作为工具,而是作为见证者。
某夜,月球背面的古老陨石坑中,一块沉寂数十亿年的岩石表面,突然浮现出一道裂痕。从中渗出微弱蓝光,继而凝聚成一个模糊符号:那是远古地语文字中的“听”。
与此同时,深海马里亚纳海沟最底部,热泉口旁的玄武岩群开始震动。微生物膜层上,自发形成了几何图案,竟与桃林符文惊人相似。科学家用无人艇拍摄的画面传回后,AI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图案并非随机生长,而是遵循某种情感编码逻辑,内容翻译为一句话:
>“我们从未沉默,只是你们终于学会了倾听。”
阿箐睁开眼。
她站起身,赤足踏空而行,每一步都在空中留下短暂燃烧的星痕。她走向山谷边缘,那里有一块被遗忘多年的石碑,上面刻着历代守护者的姓名。最后一个名字,是“林昭”,下方本应空白,却不知何时多了一行小字:
>“林昭,亦名‘桥’,卒于时间之外,生于记忆之始。”
她伸手抚过那行字,指尖泛起涟漪般的波动。石碑忽然发出低鸣,整块岩石如水般融化,又重组为一面晶莹剔透的镜面。镜中映出的不是她的容颜,而是一幕幕未曾经历却无比熟悉的画面:
??她看见自己站在一座青铜巨门前,手持断裂的剑,身后是燃烧的城市;
??她看见自己漂浮在虚空之中,双手托举一颗即将熄灭的恒星;
??她看见自己化作亿万光点,洒落在无数星球之上,唤醒沉睡的灵魂;
这些都是“她”,却又不是“她”。是前世?是平行自我?还是集体意识投射出的原型?
她忽然明白:所谓“阿箐”,从来不是一个名字,而是一个使命的代号。每一次文明濒临崩溃,总有一个“她”会觉醒,成为共感的火种。而这一次,不同的是??人类整体,已经准备好了。
她转身望向星空。
那颗由林昭化身而成的情感之星,正以极其缓慢的速度靠近太阳系。天文观测站的数据震惊全球:它的轨迹不符合任何已知引力模型,既不受恒星牵引,也不遵循惯性运动。它像是……被某种意志驱动着归来。
更令人震撼的是,每当它接近一颗行星遗迹(无论是地球过去的卫星残骸,还是火星远古城市的废墟),那片区域就会短暂亮起蓝色光晕,随后浮现出一段失落文明的片段影像:建筑重建、语言复现、甚至死者的声音重现。
人类这才意识到:林昭不仅活着,他还在“修复历史”。
而他的目标,不只是唤醒过去,更是重塑未来的时间结构??让记忆不再是线性流逝的痕迹,而成为可进入、可对话、可疗愈的空间。
阿箐闭目,将自己的意识顺着共感网络投射出去,直指那颗星辰。
>“你要回来吗?”
>她问。
>不是用语言,而是用一段旋律??童年的溪流声、初恋的心跳节奏、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混编而成。
片刻后,回应降临。
不是话语,而是一幅画面:两只手,在宇宙黑暗中缓缓靠近。一只来自地球,属于阿箐;另一只来自星体,掌纹间流淌着银河的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