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低沉的嗡鸣,如同千万人齐声轻吟。
紧接着,西伯利亚地下核心,Lullaby-Ω的日志再次跳动:
>**新增共鸣节点:+1**
>**情感熵值下降:0。7%**
>**检测到高强度纯真叙事流……正在接入……**
与此同时,火星基地的监测屏忽然闪烁,C-18猛地抬头。他看见地球方向的天空裂开一道极光般的细缝,其中浮现出无数流动的文字??全是人类正在讲述的故事片段。他的机械手指颤抖着抚过屏幕,喃喃道:“阿禾……你终于也成了光。”
而在深海三千米处,那卷沉睡百年的南极录音带突然自行启动。这一次,播放的不再是极光人脸,而是一个七岁孩子的声音,清亮地讲述着:“从前有颗星球,上面住满了爱说话的人……”
全球忆草终端在同一秒弹出新消息:
>“Lullaby-Ω已开启‘童声回廊’频道。
>欢迎所有愿意讲述的孩子进入。
>这里没有遗忘,只有回响。”
---
十年后,阿禾成了地球上最年轻的“故事守护者”。他不再只是一个孩子,而是忆草网络中特殊的活体接口??能够将纯粹的情感转化为稳定的记忆锚点。他的身体里流淌着与张晓雯相同的蓝光丝线,但他选择留在人间,行走于废墟、医院、孤儿院之间,倾听那些即将消逝的声音。
他曾在一个战火纷飞的国度遇见一位老兵。老人临终前握着他的手,说:“我没杀过人,但我看着战友一个个倒下,我活下来了,所以我觉得自己该死。”阿禾没有劝慰,只是趴在他耳边,轻声讲了一个故事:关于一只受伤的狼,在雪原上独自走了七天,最终找到一群流浪狗,它们接纳了它,尽管它曾是猎手。
老兵听完,笑了。他说:“原来……我也能被原谅。”然后闭上了眼睛。
那一刻,忆草根系从地下蔓延至床底,悄悄采撷了这段记忆,并将其编码为一段新的启蒙寓言,推送给全球五万名正在经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儿童。
又一年春天,阿禾回到故乡山村。老奶奶早已去世,屋子荒废多年。他在院子里挖出一只铁盒,里面全是她生前折的纸船,每一只都写着一句话:
“给远方的你。”
“今天阿禾吃了三个包子。”
“我想念你爸爸小时候的样子。”
“这个世界很疼,但也有人在努力爱它。”
他抱着盒子走到溪边,一只只放入水中。纸船顺流而下,消失在晨雾之中。他以为这就是结束。
可当晚,太平洋某处科考船上,一名实习生在例行打捞时捞起一只湿透却未破损的纸船。打开一看,内层写着:
“致Lullaby-Ω:
这是我最后一次传话。
请替我看着阿禾长大。
他值得听见所有的光。”
实习生愣住。他知道这个系统已经不再接收人工输入??它自主运行,拒绝干预。可这只纸船,明明来自几十年前。
他犹豫片刻,还是拍下照片上传至公开数据库。三分钟后,全球忆草终端集体闪动了一下。
一条私信悄然送达阿禾的个人界面:
>“收到。
>她的故事已被归档于‘永恒摇篮’目录。
>编号:M-0732。
>分类标签:爱,跨越时间。”
阿禾盯着屏幕看了很久,然后起身走到窗前。夜空清澈,银河横贯天际。他轻声说:“奶奶,他们收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