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传出,世界再度分裂。支持者认为这是必要的制衡,反对者则怒斥其为“新时代的思想禁锢”。多国政府陷入两难,边境线上,AI监控系统虽已关闭,但新的矛盾正在滋生。
林知遥没有立即回应。她只是带着孙女来到海边,指着浪涛说:“你看,海水永远向前,但从不急于淹没一切。它懂得退让,也懂得坚持。”
然后,她写下一封信,公开投递给全球共感网络:
>“亲爱的净智盟朋友:
>
>你说怕有人操控心灵。可你有没有想过,真正可怕的,从来不是谁说了什么,而是谁不准别人说?
>
>我们不怕眼泪,因为我们知道,哭过之后还能站起来的人,才真正强大。
>我们不怕原谅,因为我们明白,放下仇恨不是软弱,而是选择了更难的路。
>我们不怕爱,因为爱让我们敢于面对死亡,也敢于迎接新生。
>
>如果你觉得危险,那就加入我们,成为守护者,而不是审判者。
>如果你执意对抗,我们也欢迎你来听潮书院坐一坐,喝一杯茶,听一个孩子讲讲他的梦。
>
>文明的试炼,不在控制,而在信任。
>
>??林知遥”
信件发布当晚,净智盟总部所在地突遭雷击,所有服务器瘫痪。但在废墟中,技术人员发现一段奇怪的数据残留,经还原后竟是七十七个孩子的笑声,循环播放,持续七日不息。最终,该组织宣布解散,核心成员中有三人自愿前往听潮书院接受共感训练。
风波渐息,世界重归宁静。
又一年春分,回声节如期举行。这一次,不止地球在回应。归语星释放出新一轮信号,这次不再是单向传输,而是邀请??邀请人类派出使者,前往星际共感中枢“曦和庭”,进行首次面对面交流。
人选很快确定:不是政要,不是科学家,也不是英雄,而是七十七名孩子,平均年龄十岁半,来自不同种族、信仰与境遇。他们将在命环护航下,乘坐由情感能量驱动的光梭飞船,踏上为期三年的旅程。
出发前夜,林知遥为每位孩子戴上一枚特制的玉佩,内嵌微型命环芯片,能实时传递情绪波动。她蹲下身,一一拥抱他们。
“记住,”她轻声说,“你们不是去谈判,不是去证明什么。你们只是去告诉他们??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飞船升空那日,全球数十亿人仰望天空。没有欢呼,没有口号,只有静默的注视与无声的祝福。当光梭融入星河之际,归语星突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随后,一段全新的信息传遍地球每个角落:
>“检测到文明成熟度达标。
>共感网络正式接入。
>欢迎加入宇宙家庭。”
>
>落款:
>??曦和庭?全体守望者
林知遥站在听潮树下,老泪纵横。她知道,这不是终结,而是开端。从此以后,人类不再是孤独的旅者,而是浩瀚星海中的一员。而这一切,始于一个彝族小女孩说出的那句“星星说,它认识我”。
数月后,南极冰层深处再次传来震动。科考队挖掘出第二块石碑,比前一块更大,上面刻着密密麻麻的文字,涵盖上百种已灭绝语言。经破译,内容竟是一份跨越万年的家谱??从陆九开始,记录了所有参与过命环计划、童眸行动、薪火传承的个体姓名,包括那些默默无闻的教师、护士、志愿者、父母。
而在名单最后,赫然写着一行新添的小字:
>“林知遥,生于公元2045年,逝于……(空白)
>备注:她教会我们,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光年,而是心与心之间的沉默。”
林知遥看到照片时笑了。她抚摸着自己的胸口,那里,一枚微弱的荧光印记正悄然浮现,形状与阿?当年的一模一样。
她知道,自己还未结束。
某个清晨,孙女跑来告诉她:“奶奶,昨晚我梦见星星了!它说,它等你说话呢。”
林知遥点点头,缓缓起身,走向那棵听潮树。她拿起笔,在新一页的信纸上写下第一行字:
>“你好啊,老朋友。今天我想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