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7章
太平洋彼岸,美国苹果公司经过几个月的加班加点,终于在2006年12月初仓促地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款触摸屏智能手机——iPhone1。
苹果公司将自己的iPhone1吹嘘成了跨时代的产品,革命性的产品,着实忽悠了很多并不知道华国小谷手机的消费者。
但经过一些专业电子消费媒体记者的实际体验和对比,很多记者发现,iPhone1的表现并不如宣传的那么好,甚至在很多地方还落后于华国陆氏集团的小谷2006新意智能机。
一些知道小谷手机的欧美消费者,也通过各种软硬件的对比,能发现iPhone1在很多地方都不如小谷手机。
奈何这个时代,欧美媒体有意识的屏蔽来自华国的新闻、消息,形成了一个大的信息茧房,许多欧美消费者甚至都不知道在iPhone1之前,华国就已经推出了触摸屏的智能手机。
在苹果公司和媒体的刻意引导下,许多欧美消费者甚至还以为iPhone1才是第一款大规模生产销售的触摸屏智能机。
没办法,别说现在了,即使二十年后,也有很多欧美人生活在媒体织就的信息茧房里,对华国的了解非常片面,甚至还以为华国非常落后。
当然,无论怎样,既然苹果推出了第一代iPhone,陆氏集团肯定是要买回来检测,看看双方有哪些区别的。
12月中旬,陆家贵亲临实验室,拆机检测员向陆家贵报告道:“陆主席,我们已经对iPhone1进行了详细的拆机检测。”
“硬件层面,iPhone1采用的处理器性能,与我们自研的陆芯二号相比差不多。屏幕响应灵敏度经过仪器检测,也比我们的小谷新意稍差。”
“最重要的是系统和应用生态,他们的IOS系统是封闭的,目前官方应用商店里只有寥寥十几款应用,而且功能简单,跟我们开源盘古系统下几百款各类应用完全没法比。”
陆家贵点了点头,然后拿起一台iPhone1体验了一会儿,感觉在产品的成熟度和完善度上,小谷手机确实利用先发优势,领先苹果公司一筹。
毕竟,小谷手机的生产、应用App,都受到了陆家贵这个重生者的影响,哪怕陆家贵不懂技术,在一些外观、应用层面进行一定的建议,以及进行大战略方向性的设定,加上不差钱,所以造出来的产品明显比iPhone1更好看、性能更加。
另外,iPhone1在美国的售价是499美元,换算成人民币,比小谷2006新意智能机略贵。但小谷手机功能更强大,App更多、更流畅,性价比优势非常明显。
很快,国内外一些客观的科技评测网站和杂志也发布了对比评测文章。
文章详细对比了两款手机的硬件参数、系统流畅度、应用丰富度,最终得出结论:小谷2006新意在整体体验上更胜一筹,尤其超多的开源应用生态,优势巨大。
消息传回国内,广大华国消费者与有荣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