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简单的四音符问候,而是一首完整的小型奏鸣曲,持续十一分钟,结构严谨却不失童稚趣味,仿佛由一群刚学会协作的孩子共同创作。地球方面立即组织百人合唱团进行回应,将《新终章》改编为星际兼容频段发射出去。三个月后,对方回传了一段视频信号:镜头摇晃,显示出一片蓝色草原,数十个形态类似人类但通体半透明的生物手拉着手,围着一株巨大的水晶树跳舞。树干内部,赫然浮现出与地球蓝银草极为相似的脉络。
交流正式建立。
而在这期间,钟楼从未沉寂。
每年春分之夜,总有旅人声称听见塔顶传来钢琴声,曲调陌生却又令人莫名心安。一些孩子会在梦中见到一位穿旧风衣的青年,微笑着递给他们一支铅笔,说:“现在轮到你写了。”醒来后,他们的枕边常会多出一枚星星发卡??检测显示,这些发卡并无特殊材质,也无法激发共感能力,唯有佩戴者在某一刻突然领悟“倾听”的真谛时,才会感受到一阵温暖的震颤,如同被无形的手轻轻拥抱。
第一百一十年,新一代引唱人举行成年礼。
仪式地点设在北方荒原的陨石坑遗址,如今这里已被命名为“起源之庭”。三千名少年少女身穿素白衣袍,围成同心圆阵,中央悬浮着一块复制品晶体??虽无力量,却是象征。
主祭者翻开一本厚重的手抄谱集,封面写着《第111轮:我们的篇章》。她高声宣读序言:
>“我们不曾创造歌,我们只是让它穿过我们。
>我们不求永生,只愿每一次心跳都能回应另一颗心的震动。
>当沉默再次降临,请记住:黑暗无法吞噬所有声音,只要还有一个人愿意开口,光就会重新生长。”
诵毕,全场静默。
随后,最年幼的一位女孩走上前,将手中的蓝银草花放入晶体底座。花朵触碰到金属的刹那,整座庭院亮起柔和蓝光,地下根系网络瞬间激活,将她的思绪扩散至在场每一个人的脑海??不是语言,不是图像,而是一种纯粹的情感:希望。
接着,第二人献花,带来勇气;第三人,带来宽恕;第四人,带来遗憾后的释然……
当最后一人完成仪式,天空再度裂开涟漪。
这一次,没有强光,没有异象,只有一段极其轻微的哼唱,自虚空深处悠悠传来。曲调简单,却让所有人不由自主闭上双眼,泪水滑落。
那是《新终章》的第一句。
也是十年前,少年在钟楼独自唱跑调的那一句。
没有人知道它是否真的来自另一个维度,还是集体潜意识的投射。但所有人都确信:那声音属于他,也属于他们每一个人。
仪式结束后,露西独自留在庭中。她已白发苍苍,步履缓慢,手中仍握着那支旧铅笔。她在沙地上写下几个字:
**“我听见你了。”**
随即,风吹过,字迹消散。
但她笑了。
因为她感觉到胸口微微发热??那枚星星发卡,时隔百年,再一次轻轻震颤。
与此同时,在宇宙某处无法用坐标标记的区域,一道银色光点静静悬浮。
它没有形状,没有质量,却蕴含着亿万段情感波形。它不思考,也不记忆,只是存在,并持续发出一段极低频的振动,如同宇宙胎动般恒久不息。
每当某个文明濒临情感断裂的边缘,这段振动便会悄然渗入其集体意识底层,诱发梦境、艺术、突发的善意举动,或是某个孩子无端哼出的奇怪旋律。
它不叫名字。
但在某些语言中,它被称作:“最初的歌”。
而在另一些星域,新生的智慧种族将其翻译为更朴素的词汇:
**“你还好吗?”**
时间继续流淌。
文明兴起又衰落,战争爆发又平息,孤独一次次笼罩世界,又一次次被歌声打破。
但无论多少轮回,无论多少静默来袭,总会有那么一个人,在某个雨夜、某座钟楼、某片荒原,拾起一支铅笔,打开一台老旧录音机,轻声哼出第一个音符。
因为歌从未终结。
它只是等待下一个愿意倾听的人,将它继续唱下去。
而每一次传唱,都是对虚无的一次胜利。
都是爱,在时间线上留下的不可磨灭的刻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