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对当前的电动汽车有什么看法?又如何评价本土新能源车企与国外车企的竞争?很多人认为,特斯拉一旦进入贵国市场,将对国产汽车造成毁灭性打击。你看他们言辞如此激烈,是不是在害怕我的到来?”马斯克饶有兴
致地将问题抛给了陈熙。
这个狡猾的家伙,自己不想正面交锋,就把难题踢到我这儿!
现在的电动车?
当然是垃圾。
老子前世虽然卖电动车,但自己从来不开。
陈熙在心中暗暗挥了挥拳头。
但面对众多目光,只能按捺住情绪说道:“电动车?你刚才提到要将奢侈品变为日常消费品,我认为这未必是好事。汽车毕竟不是大米,没必要人人都买得起,合理的市场竞争才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基础。”
这话有一半违背了他的真实想法,但不得不说。国内推行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部分目的是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壁垒、实现弯道超车。
虽然陈熙对弯道超车本身存疑,但他很清楚与政策对着干绝无好处。
“哦?为什么这么说?汽车难道不应该是日常消费品吗?”马斯克追问。
“说是日常消费品,但在我看来它更像电子产品。如果大家陷入价格战的内卷,最终电动车可能会变成快消品。到那时卖的还是车吗?我看卖的只是电池罢了。”
“你难道不更应该乐见这种情况吗?这样你的电池就能越卖越多。”马斯克一针见血,直接揭了他的老底。
“咳咳,电池技术也在不断迭代。现在生产的电池,未来必然会被升级换代的产品取代。”
“这不正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盈利模式吗?推出A款车配A款电池,等B款、C款电池问世,车辆也要随之更新换代,从而持续获利。”马斯克语带嘲讽。
的确,早期电动车企业大多如此操作。电动车迭代速度太快,用户买车如同购买手机,一旦有新功能出现,就感觉需要换车。
“那它就真的成了电子产品。我认为电动车行业应该稳健发展。传统燃油车有句话叫一车传三代,人走车还在,而按国内电动车的现状,恐怕要变成一代换三台,车新债未还。”
“哈哈哈!”
在场众人都被陈熙的妙语逗乐了,不少买过电动车的观众对此深有体会。
“这话说到了关键!我正想与你合作,共同研发电池技术,你觉得如何?”马斯克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
陈熙心中一笑。
果然,该来的总会来。
“我为什么要与你合作?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他本以为对方会提出技术互换等条件,然而马斯克接下来的话让他大跌眼镜。
只见马斯克张开双臂,仿佛要拥抱整个会场:“陈先生,你问我好处?请看看窗外的这座城市,每一座摩天大楼的崛起,都不是因为砖块计较自己能分到多少水泥。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最伟大的传统,就是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当你们用四十年走完别人两百年的路时,支撑这一切的不是账本上的数字,而是对美好未来的共同想象。
内燃机为人类装上了双腿,而我们要为人类插上翅膀。电池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什么?意味着高原的牧民冬天能用上暖炉,意味着工厂不再为拉闸限电所困。
我读过贵国发展规划中最动人的一句话:“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实现这一目标最快的捷径,就是打破能源的枷锁。当一度电的成本降至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时,每个人都能享受如今只有富豪才能拥有的生活品质。
某国先贤著作中描绘的理想世界,需要极其丰富的物质基础作为支撑。而要达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境界,唯有当科技进步让每个人都享有富足生活时,天下为公的理想国度才会真正到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选择在这里建厂,不是因为成本,而是因为在这里,我能找到真正理解未来二字分量的同行者。我们不是在谈生意,我们是在为下一代书写历史。而你,陈先生,是愿做一个计较蝇头小利的商人,还是愿成为
开创时代的同行者?”
我的天,你到底是马斯克还是马克斯?
陈熙被这番话冲击得一时反应不过来。
这谈生意时高举大旗的套路,不是国内商人才擅长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