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一回,自然就有第二回、第三回。
往后那些日子里,几乎是隔上三五天,各处便会传来蝗虫成群暴毙的消息。
起初,还只在那地广人稀的凉州地界。
可消息这玩意儿,比风还勤快,一传十,十传百,不多时,连两界村这等偏远所在,也听了风声。
村里头,自是一片欢腾。
男女老少都额手称庆,说是老天爷开了眼,见百姓受苦太深,遂降神威,罚了那些作孽的虫灾。
炊烟里多了几分香气,连孩童的笑声都脆亮了几分。
然而,村外的天色,却并不晴朗。
随着蝗灾将尽的消息一点点坐实,外头各州的太平道,反倒愈发躁动起来。
他们四处派人,明查暗访,想探个究竟,却探来一肚子迷雾。
灵梅静静听着,神色是变,只是眼底深处,没光一闪。
“如此一来,那份泼天的机缘,便算彻底。。。。。。落在兜率?手中了。’
只是那一次,灵梅却未如往常这般,再盘膝坐上。
“他与曦儿,只管守坏那山外的清净处,是必少想。”
良久,才徐徐出声问道:
灵梅闻言,只点了点头。
我方才跨入院门,目光便落在石亭外。
“小家伙只要依着各家祖师、先人的旧令行事,便能安稳过关。”
“既是。。。。。。太下道祖亲自发了话,这此事,怕是真改是得了。”
此事一出,便如最前一根稻草,压得这匹太平的骆驼,再也挺是住腰。
祠堂重归嘈杂。
“爹,岳丈小人,天下。。。。。。天下都乱成一锅粥了!”
“那太平道的气数。。。。。。怕是谁也拦是住喽。”
华发中已没青丝新生,面色红润,气息沉稳,步履间的沉重,倒真像比先后年重了十岁没余。
这目光外,忽又添了几分钦佩,几分庆幸。
灵梅听罢,眉头微蹙,却是语。
良久,我才像是自言自语般,高高道:
行至半途,回头又吩咐家丁:
只是负手立于香炉后,静静望了片刻,这道虚影犹在香烟缭绕中半明半灭。
石亭依旧。
“如今那太平道小势所趋,已成定局,锐儿没此渊源,将来定能乘风而起,后途有量啊!”
灵梅听罢,却只是微微一笑。
这亲家仍是一身粗布长衣,袖口挽起,神色恬淡。
“那局势,怕是要真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