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自2020年国家出台最严禁野令之后,所有野生竹鼠的保护级别都被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严禁任何形式的捕杀和食用。”
“它们是维系这片竹林地下生态系统平衡的重要一环,不是我们的食物选项。”
“记住,在野外一个真正的生存专家,不仅要知道什么能吃,什么绝对不能碰。我们的底线必须和当地法律法规同步更新。”
“有了这些植食动物,就必然会吸引来它们的捕食者,比如我们昨天遇到的金猫,竹林同样是它们绝佳的伏击场所。”
“所以即便是身处宝库,警惕心也绝不能放松。”
这个发现,又一次彻底改变了他的计划。
“原计划推进三公里,但我们现在只走了一公里半。”
他站起身,环顾着这片生机勃勃的竹海,“但是,在野外生存,死板地执行计划是愚蠢的行为。”
“当大自然为你提供了一个五星级的补给站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停下来,然后满怀敬意地收下这份厚礼。”
林予安立刻开始行动,他需要几样东西,容器、水、以及更多的食物。
“竹子,是自然界赐予生存者的瑞士军刀,它几乎能满足我们的一切需求。”
他的首要目标是制作几个竹筒,这将彻底颠覆他之前依赖蛇皮水袋和芭蕉碗的窘境。
让他拥有可以烧水煮汤的炊具,成为一个能喝上热水、吃上热汤的人。其生存质量和对抗失温风险的能力,也将发生质的飞跃。
但在没有斧头和锯子的情况下,如何从一整根坚硬如铁的甜龙竹上,获取一段段完整的竹筒?
“答案,还是火。我们要利用火,对竹子进行一次精准的微创手术。”
林予安在竹林里来回穿梭了近十分钟,像一个挑剔的工程师在检查材料。
眼神锐利地扫过一根根巨大的竹竿,他路过了好几根直径20厘米的竹王,那些巨物如同绿色的图腾柱,沉默地耸立在林间。
他只是走上前用手敲了敲其中一根,那梆梆的声响沉闷得如同在敲击一面石壁,他摇了摇头放弃了。
“大家伙……确实诱人,但它们的竹壁太厚了,用我手头的工具想烧断它,可能需要半天的时间和天文数字般的燃料。”
“生存的算法,收益必须远大于付出,所以我们要找的不是最好的,而是最合适的。”
他又检查了几根颜色翠绿,竹竿上还带着细密绒毛的新竹,只是看了一眼,便立刻走开。
“太嫩了,像个银枪腊枪头的小伙子,中看不中用。”
最终他的脚步停在了一根生长在竹丛稍外围的竹子前。它不算最粗壮的,但身姿挺拔。
竹身的颜色不是青翠色,而是一种沉稳的黄绿色,表面还覆着一层淡淡的白色蜡粉。
他走上前像一位老木匠审视一块良木般,围绕着它走了一圈。
用手指关节叩击着竹竿的不同部位,仔细地倾听着回声。那声音清脆而坚实,是他想要的声音。
大致圈了一下竹竿的直径,约莫十二三厘米,不大不小,正好。
他满意地点了点头,这才转过身对着镜头,脸上露出了一丝找到目标的微笑。
“就是它了。在丛林里,选材就像一场赌博,你得看准了再下注。”
他拍了拍身边这根竹子,语气变得轻松起来,“那些嫩得能掐出水的新竹,竹壁太薄,不耐烧。”
“而那些枯黄的老家伙,又太脆,一碰就裂,更不能用。我们要找的,就是这种家伙。”
他摩挲着那层白色的蜡粉,“颜色黄绿,说明它已经停止生长,体内的水分和糖分都恰到好处,材质达到了最强韧的状态。”
选定目标后,他开始进行手术前的画线。
走到选定的竹子前,用手中的石刀在竹子根部离地面约半米高的地方,用力反复地刻划出一道环形凹槽。
“好了,画线完成,但在开始烧火之前我必须先确认一件事——水源的位置。”
————
(虽然月票排名已经240名开外了,但是还是想求一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