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吾乃神威无敌先锋上将军李均是也!
尔等谁敢来战?”
那李均道一声杀字,三军随号令而行,自由那陷阵在前开道,万人拱卫相从。
出乎那曹操意料,他所布下的防线,在陷。。。
夜色如墨,秦岭深处的雾气在月光下翻涌,仿佛一条条银蛇缠绕山脊。寻光队已潜行三日,穿越密林与断崖,终于抵达那处被当地人称为“鬼窟”的废弃矿洞。队长苏婉??一名曾被拐卖至边陲、后由陈砚亲自解救的女子??伏在岩壁阴影中,透过热成像仪观察洞口动静。红外图像显示,洞内仍有生命体征,分布密集却微弱,像是风中残烛。
“没有守卫。”她低声对身后的队员说,“但空气流通极差,氧气含量偏低,必须速战速决。”
五名特训医官随行而至,携带便携式供氧装置与应急营养液。他们换上消音装备,沿陡峭石阶缓缓下行。矿道幽深曲折,墙壁上残留着前朝囚徒刻下的文字:“学而有罪,思则罹祸”。字迹斑驳,却透出不屈之意。
深入百步后,一道铁栅栏横亘眼前,锈迹斑斑,锁链早已断裂。推门刹那,一股腐朽气息扑面而来。昏暗中,数十双眼睛缓缓睁开,如同古井深处浮起的星火。
“别怕。”苏婉摘下口罩,轻声用雅言说道,“我们是来接你们回家的。”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妪颤巍巍起身,手中紧握一卷竹简。“家?”她声音沙哑,“我们已被天下遗忘四十余年。”
“不。”苏婉跪地,捧出一枚铜牌??那是万国书院颁发给所有女性学者的“明心印”,正面镌刻“我是会思考的人”,背面则是袁昭亲题“文明之光,始于女学”。“时代变了。陛下已颁《女子特科令》,万国书院遍布九州,连波斯都有你们的传人。”
老妪颤抖着抚摸铜牌,泪水滑落,滴在竹简之上。她喃喃念道:“《九章算术?方程篇》……我背了一辈子,就为等这一天。”
救援持续整夜。医疗队逐一检查每位老人的身体状况,发现她们虽营养不良、关节退化严重,但神志清醒,记忆力惊人。有人能完整背诵《毛诗正义》,有人默写出失传已久的《齐民要术》补遗。更令人震撼的是,她们竟以口述方式保存了整整七部“禁书”??包括班昭未刊稿《女训续议》、蔡琰手录《乐经辑佚》以及东汉女博士许穆夫人所著《天文历考》。
“她们不是流放者。”返程途中,随行史官激动记录,“她们是活的图书馆!是大汉文化最坚韧的守护者!”
消息传回孤岛时,陈砚正在校阅《遗珠计划》初稿。他读完报告,久久伫立窗前,海风掀起衣袍,宛如战旗猎猎。良久,他提笔写下一道密令:即日起,全国范围内开展“寻典行动”,凡提供线索助寻失传典籍者,无论身份,皆授“文脉勋章”一枚,赏金千缗;各地官府须配合寻光队彻查历代冤案,尤其针对因性别、出身遭贬斥的知识分子及其后裔。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的政治暗流再度涌动。
宗室元老们召开秘密集会,地点设在已闭门谢客三年的太傅府。烛火摇曳中,一位紫袍老者拍案怒斥:“短短数年,礼崩乐坏至此!女人执笔为官,蛮夷入主讲堂,连前朝罪妇都成了‘文化瑰宝’?此风若不遏止,祖宗基业必毁于一旦!”
另一人冷笑:“陈砚不过借‘仁政’之名行乱纲之实。他今日救几个老妪,明日便可废嫡立庶、改易社稷。诸公当记取王莽教训!”
话音未落,门外侍从通报:“颍川荀氏家主求见。”
众人愕然。荀氏乃儒门正统,向来主张渐进改良,此次竟主动登门?
荀衍缓步入内,不着华服,仅披素麻长衫,手中提一木匣。“诸位可还记得二十年前被逐出太学的那位女弟子?”
无人应答。
“她叫荀薇,是我亲妹。”他打开木匣,取出一叠泛黄纸页,“当年因撰写《春秋辨义》,质疑‘女子无才便是德’,被判‘悖逆伦常’,流放敦煌。去年死于风沙之中,临终前托人将毕生所学送回。”
他展开其中一页,赫然是对《左传》的精妙注解,旁征博引,逻辑严密。“你们说她是罪人。可我要问:若孔子重生,见其弟子如此勤学善思,会赞还是会罚?”
满座寂然。
荀衍环视众人,声音低沉却有力:“我曾反对陈砚激进变革。但现在我明白,真正的守礼,不在拘泥旧章,而在护持人心向学之志。若连一个女子读书都要扼杀,那我们守护的,究竟是圣人之道,还是权力之私?”
说罢,他将木匣置于案上,转身离去。
三日后,荀氏宗祠门前竖起一块新碑,上书“荀薇之位”,并附其学术成就名录。此举震动士林,无数家族开始重新审视族谱中那些被抹去姓名的女性先辈。
而在洛阳,一场更为惊人的变化悄然发生。
某日清晨,国子监大门开启,走出一群身穿青衫的少女。她们手持算盘、罗盘与医典,列队走向新设立的“女子试政厅”。领头者正是曾在巴蜀获救的阿禾??如今已是“萤火驿站”首席数据分析师。她们此行目的明确:参与本月朝廷财政审计。
消息传出,朝野哗然。御史台当即联名上奏,称“妇人干政,国之大忌”,要求立即驱逐。
袁昭却笑而不语,只命人取来一本账册递予群臣:“尔等先看看再说。”
那是去年陇右郡的赋税记录。经阿禾团队核查,竟发现地方豪强勾结官吏,虚报灾情、侵吞赈粮达十万石之巨。更可怕的是,他们利用传统会计漏洞,层层转嫁债务,致使中央误判民生形势,险些削减边军粮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