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本就不该一直听见。”她说,“真正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接受听不见的事实。如果连这点勇气都没有,我们配不上他们留给我们的自由。”
她按下确认键。
刹那间,黑色石板迸发出刺目金光,整座“钟眼”剧烈震颤。地面裂开缝隙,九根铜管自四壁升起,排列成环形阵列,顶端对准天空。一道无形的声波脉冲以敦煌为中心,穿透电离层,直射向“永声星”的轨道位置。
三分钟后,卫星信号中断。
监控画面显示,其太阳能板瞬间碳化,内部芯片熔成废铁。AI模型在最后一秒上传的日志中写道:
>“用户请求:播放父亲的声音。”
>“响应失败。原因:无源可溯。”
>“系统崩溃前最后记录:我好像……终于明白了什么叫‘再也听不到了’。”
苏念跌坐回椅中,老泪纵横。
“他……其实也想放手吧。”他喃喃道,“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开始。”
林知遥走出“钟眼”时,东方已泛起鱼肚白。她抬头望去,北斗斗柄悄然回转,银河曲率恢复正常。倒悬钟塔依旧高悬天际,第九根钟管的微光虽弱,却未熄灭。
静默还剩最后两小时。
她取出录音仪,播放《启寂》的原始片段。这一次,她不再用耳机,而是将扬声器对准大地。语草随音律轻轻摇曳,叶片摩擦发出沙沙声响,竟与旋律完美契合,仿佛整片荒原都在跟唱。
这一刻,她终于理解了母亲临终前说的话:
>“声音从来不在机器里,而在听的人心里。”
回到地面营地,她打开直播设备,面向全球开启最后一次公开讲话。镜头前,她没有穿防护服,也没有佩戴任何科技装备,只披着一件旧棉衣,发丝被风吹乱。
“这七天,我们失去了声音,却找回了倾听。”她说,“有人问我,静默结束后,声网还会回来吗?我的答案是:会,但不再是原来的模样。”
她顿了顿,目光深远。
“未来的声网,不会允许无限回放。每位用户每年最多可聆听三次,每次不超过十分钟。且必须通过心理评估,确认其具备健康的情感处理能力。这不是限制,而是保护。就像火可以取暖,也可以焚身,我们必须学会敬畏技术的力量。”
弹幕缓慢浮现??因为网络带宽仍在恢复,每条消息都要延迟数秒才能显示。但内容出奇一致:
>“我昨晚和妈妈聊了很久……这次是真的面对面。”
>“我删掉了爸爸的声音文件。但我记得他的笑容。”
>“原来不用听,我也能感觉到他在。”
林知遥看着这些文字,嘴角微微扬起。
九点整,倒计时归零。
全球九大枢纽同步释放重启信号。城市上空,第一声鸟鸣划破长空;医院病房里,婴儿啼哭唤醒新一天的生命;地铁站广播重新响起,语气温和:“请留意脚下安全,请珍惜身边同行的人。”
声网恢复运行。
但人们发现,那些曾经日夜循环播放的“遗言音频”,大多已无法加载。系统提示:
>【该内容因情感熵值过高,已被自动归档。】
>【建议转化为文字纪念或心理咨询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