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着,他背起手,试图在人群中踱个八字步。
乡邻们又是嘘他,又是笑。
“学了一句话,就当自己是读书老爷了!还走老爷步呢!”
沈河一甩袖子,“嘿,我可不止知道这一句!这知道另外一句,你们可不适合听。”
“有适合听的,你不知道。”
其他同听课的村民不无得意地问他:“咱早上去干活,夜里回来歇了,就咱们的生活,你知道诗里咋说不?”
沈河傻眼:“咋说?”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乡邻得意洋洋,“啊,还有一句,我不告诉你。”
沈河忍不住捶胸顿足,“我就回去叫了个孩子!竟然少听一首诗!”
凡是从头听到尾的乡邻们,此时此刻就是人群中最耀眼的星,说起话来,那叫一个自信,那叫一个骄傲!
他们无不挺直了脊梁,为大家解答时,或背着手,摇头晃脑;或双目熠熠,指天指地,颇有一副指点江山的架势。
张梓若站在台上,众人的神情反应,无不收入眼中。
她看得可乐,询问大家:“现在知道,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了吗?有感受到吗?”
众人会心一笑,高高兴兴道:“有!有!这感觉可太好了!”
“我也想有这样的感觉!”
“这一句话我也学会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嘿嘿!”
大家学习热情高涨。
张梓若领他们系统复习了上堂课的知识,然后从“日”字开始讲相关的象形字“旦”,及其字义,词组,相关诗句等。
为了防止大家记混,她并未讲太多相关的字,给大家讲了个总体的概念后,转而开始讲月亮的月。
穿插讲述小故事,帮助大家理解。
由“月”又讲到日月组合而成的“明”,顺便教大家一首《明日歌》。
夕阳西下,绚丽的晚霞铺满了天边,群鸟飞过,竹林飒飒。田野上的晚风带着早春的气息,拂过每一个人的脸颊。
河湾村的男女老少,跟着身披晚霞的张梓若一起吟诵: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
多谢夫子
几百人唱和的《明日歌》气势磅礴,席卷了整个村子,震飞了无数林间鸟雀。
一首罢,张梓若宣布:“今日的课程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记得复习,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众人齐声高喝,接上了后半句。
张梓若心中甚慰,“好!大家都学得很认真,很好!现在大家依次散开,最后面的先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