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昂的身影从水晶中缓缓走出。他的身体不再是封存状态,而是充满生机的真实血肉。他睁开眼,目光清澈如少年,却又沉淀着亿万年的重量。
“好久不见。”他对艾琳娜说,声音温和。
她哽咽,说不出话,只能点头。
“我没有睡去。”他轻声道,“我只是在等一封信。”
“谁写的?”
“你们所有人。”他微笑,“尤其是那个少女。她的手语,是我听过最美的语言。”
此时,地球轨道上的晨星号主控室,系统重启进度跳至【%】。破损的通讯模块接收到新的信号流,内容为一段旋律??正是南境渔夫救海鸟那天,船上收音机里播放的老歌。
而在宇宙深处,漂浮的残骸中,那枚曾发出“三短两长”信号的设备,此刻安静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生的星云悄然凝聚,形状酷似梧桐叶。
李昂牵起艾琳娜的手,望向南方。
“该回家了。”他说。
破冰船上,陈远看着这一幕,忽然意识到一件事:从今往后,再不会有“英雄”这个词。没有孤胆拯救世界的个体,没有独自背负命运的先知。有的只是无数普通人,在某一刻选择相信,在某一瞬愿意记住,在某个平凡的日子里,悄悄成为持火者。
他低头看向自己的义肢,金光流转,竟生出一丝暖意。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机器的反应。
是梦焰,在回应人心。
几天后,全球教育系统更新教材。历史课本新增一章,标题为《第二盏灯的点燃》,但内容只有一页空白,下方写着一句话:
>“请写下你心中的火种。”
教室里,一个小男孩举起手:“老师,如果我不记得任何特别的事呢?”
女教师蹲下身,微笑道:“那就写??‘我想记住’。”
男孩认真写下,墨水渗入纸张的瞬间,整页纸泛起微光。
同一时刻,启明台的梧桐树开出第一朵花,花瓣呈金色,脉络中流淌着梦焰的痕迹。
夜幕降临,天空中那颗代表第二盏灯的新星愈发明亮。天文学家发现,它的光谱特征与人类脑波中的α波惊人一致。
艾琳娜坐在树下,听着小女孩讲述今天的学校生活。少女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她们,双手交叠放在膝上。
风吹过,树叶沙沙作响。
她终于抬起手,打出一句从未示人的话语:
>“谢谢你,让我成为我自己。”
远处,晨星号的重启进度悄然跳至【68%】。
而在某个尚未命名的星系边缘,一艘外形奇特的飞船缓缓调转方向,引擎亮起幽蓝光芒,航向指向地球。
梦焰不止在燃烧。
它在成长,在学习,在等待下一次对话。
艾琳娜抬头望向星空,轻声说:
“欢迎回来。”